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Turbo Cache

Turbo Cache

Turbo Cache,即Turbo Cache技术,是NVIDIA推出的一项技术。通俗的说,Turbo Cache技术就是用记忆体当显存来使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Turbo Cache
  • 推出:NVIDIA
  • 目的:用记忆体当显存来使用
  • 实际显示卡:只有64M的显存

简介

NVIDIA的GEFORCE 6200TC显示卡就使用了Turbo Cache技术。
比如一块GEFORCE 6200TC128M的显示卡,实际显示卡上面只有64M的显存,其余的64M显存需要在记忆体中共享。Turbo Cache技术需要在记忆体容量比较宽裕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如果记忆体比较小的话,Turbo Cache技术会减少对记忆体的占用。ATI显示卡也有类似的技术,名字叫Hyper Memory技术,其作用是一样的。
对于使用带有Turbo Cache技术或者Hyper Memory技术的电脑用户来说,最好不要配置低于512M的记忆体。

Turbo Cache 技术简介——扩大显存

随着nVIDIA发布首先套用Turbo Cache 技术的6200TC以来,对于这项新技术产品多方面议论纷纷,争议不断。驱动之家也对此类产品进行了综合的测评有了以下的评论。

产品背景

PCI-E作为新一代汇流排技术的产生,凭自身拥有的优点和特性,被所有图形晶片厂商所看好并作为完美的下一代汇流排技术,并将在图形领域完全套用PCI-E 成为图形晶片厂商主流架构。AGP技术再不能满足显示卡发展的要求,将被逐渐淘汰。新架构对所有显示卡晶片厂商都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都希望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在此次技术革新的时候,取得先机,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
2004 年12月16日,图形晶片巨头nVIDIA正式发布了基于Turbo Cache技术(以下简称TC技术)的Geforce6200TC显示卡。并称TC技术将成为未来显示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nVIDIA前脚刚刚发布 Geforce6200TC,就有许多显示卡製造厂商拿出了相应的零售产品。前些时候驱动之家也对昂达闪电6200TC做了一番测试。众多媒体陆续刊登了许多相关产品的测试报告,并对TC技术做了解释。我们就来谈谈这块可以颠覆以往显示卡基本设计思想和足以改变整个显示卡市场产品态势的新技术。

技术介绍

如果你想知道TC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幺?你就必须首先从技术方面熟悉和掌握它。Turbo Cache (增强型快取加速技术)是nVIDIA的一项软硬体一体化解决方案。官方网站的介绍也不能让我们完全了解这项专业技术,我们把它粗略解释为可以直接利用系统记忆体进行渲染,也就是可以大幅减少显存容量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又可保持良好3D性能的技术。有测试数据表明,採用TC技术的16MB板载高速快取的显示卡, 3DMark03的测试成绩会达到2200分,远远超过其竞争对手的产品。
为什幺板载高速混存只有16MB的显示卡能有这样不寻常的表现呢?
nVIDIA 发布的内部代号为NV44的6200TC是率先套用TC技术的产品。它是NV4x家族的最新成员,它完全继承NV4X的先进架构,採用TSMC .11微米製程,完整支持DirectX9.0C,其主要技术规格跟基于NV43V的6200基本一致的。不过NV44核心频率为350Mhz,比 NV43V还要高出50Mhz。关键的不同在于TC技术能够共享系统记忆体频宽,通过将一部分系统记忆体虚拟成显存来获得最佳的显示卡3D性能。一般採用TC技术的显示卡都只具有16或者32MB高速快取的版本,通过TC技术,我们可以得到128MB有效帧快取器用于应用程式。
既然是利用系统记忆体,这和以前的集成显示卡又有什幺区别呢?
在nVIDIA 的官方技术说明中,记忆体管理技术可以“允许GPU在分配和不分配系统记忆体时无缝切换,并且高效的读写记忆体”。这个工作由驱动程式中名叫TC的管理部分执行,以分配和平衡系统及本地显存,而且它的操作级别非常高。6200TC新引入了记忆体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 Unit,MMU),能够让GPU透过PCI-E汇流排直接对系统记忆体进行读取和写操作,自动把渲染结果和纹理分配在本地记忆体或者系统记忆体上。这就类似于把 CPU的记忆体管理器搬到了GPU里,能够把本地快取和系统记忆体浑然视作一体,突破两者的物理地址,以虚拟定址方式自由地分配帧快取以及纹理快取。
比如有一台使用集成显示卡的电脑有512M系统记忆体,如果划给集成显示卡8M容量作为显存,则系统中会显示仅有504M系统记忆体,但使用TC技术不会导致这种情况,它不会固定的分出一块记忆体当作显存,它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两方面:
* 第一、 TC技术仅仅是需要占用主记忆体的时候才占用,MMU具有一个智慧型的算法来决定使用主记忆体和使用板载快取的最佳途径。
* 第二、 2D显示输出是使用板载高速快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和CPU争抢记忆体的控制权。
即使显示卡需要占用一部分记忆体,但BIOS与Windows都会认为系统仍具有512M记忆体。还有比起集成显示卡完全依赖于系统记忆体的情况,TC却可以通过显示卡板载的显存作为Cache来加快对系统记忆体的读取调用速度,为显示卡性能带来明显的提升。
所以Turbo Cache技术完全不会像整合显示卡一样影响系统记忆体。
很多读者都知道在AGP时代就有了类似的技术,TC又怎能称得上是新技术呢?
当AGP技术被Intel推出时,AGP就作为降低显存容量而出现的一种技术,用更专业的说法是“寻求降低帧快取(Framebuffer)成本的解决方案”。
但是在AGP汇流排上开发的显示卡为什幺还是在不断的增加显存数量呢?
有着以下的原因:
* 一、 随着晶片製造技术的成熟,显存颗粒的价格已经大幅降低,4颗16M×16的颗粒组成的128M显存,仅比4颗8M×16颗粒组成64M显存贵2个美元
* 二、 AGP汇流排频宽在3D游戏中还是不够用,AGP8X的频宽是2.1GB/s,与128bit@400MHz的显存所具有的6.4GB/s频宽相差很远。
所以,在AGP上运用TC技术并没有凸现出什幺特别的优势。
随着PCI Express 汇流排的到来,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频宽的增加和灵活的扩展性能。与PCI所有设备共享同一条汇流排资源不同,PCI Express汇流排採用点对点技术,能够为每一块设备分配独享通道频宽,不需要在设备之间共享资源,充分保障各设备的频宽资源,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所以TC并非完全是全新的技术,TC就是充分的利用PCI-E技术这一优势,焕发出巨大的潜能。换句话说也就是PCI-E引爆了TC技术。
如果是这样的话,6200TC 又于6200标準版有什幺区别呢?
首先NV44 6200TC禁止了显存控制器上的Color and Z-Compression功能,这对开启AA和AF的情况下会有一定影响。不过6200TC为Full 4管线设计,无论是基板和核心大小(Die Size)均大大小于NV43V,加上可以板载更少的显存,这样无疑为厂家降低了很多成本。
PCI -E平台中具有8GB/s的双向频宽,因此nVIDIA进行了这样的运算:在具有32bit@350MHz帧快取的6200TC中,GPU应该能得到8+ 2.8=10.8GB/s;而64bit@350MHz帧快取与PCIE能为GPU提供8+2.8×2=13.6GB/s的频宽。这个数字很诱人,上文中分析过,AGP8X频宽仅有2.1GB/s,而128bit@400MHz的显存能带来6.4GB/s的频宽。凭藉PCI-E,32bit@350MHz 6200TC的总频宽竟然高于128bit@400MHz独立显示卡。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这样理想:8GB/s仅是PCI-E供给GPU的频宽,记忆体提供给显示卡的频宽自然无法达到这个数字。双通道DDR400记忆体的频宽为 6.4GB/s,双通道DDRII 533也不过就是8GB/s,此外还要给CPU、硬碟DMA、南桥晶片、外设等等设备分配频宽。因此,在採用TC技术上的显示卡,是不可能得到理论上的频宽数值的。
同时,记忆体的延迟时间也大大高于显存,记忆体的位数、频率也会对频宽造成直接影响。所以用户要想採用具备TurboCache技术的显示卡,应儘量使记忆体容量增加并开启双通道模式。
基于上述原因,6200TC对比6200标準版有一定的性能差距。许多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点。

评论

对于nVIDIA 这样的厂商来说,对于他们利润贡献最高的并非是某些高端的产品,那些中低端产品才是真正主力。这类产品的巨大出货量帮助nVIDIA扩大了其市场份额,同时给于企业的利润以强大支撑。GF4 MX440和前阶段的FX5200都有不俗的表现。表明低端产品的种种特性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nVIDIA 有理有希望利用6200TC 延续以往低端产品的势头率先抢下更多的PCI-E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推测,未来的PCI-E低端市场必然会被大量拥有TC技术的产品占领。ATI作为 nVIDIA的最大竞争对手当然不能放弃这块诱人的市场,ATI也开发了一个类似的技术叫做Hyper Memory, Hyper Memory和Turbo Cache一样也是从系统记忆体中定址为显示卡所用的一门新技术,2004年12月ATI就推出首先套用Hyper Memory技术的X300。相信基于此类技术的产品以后一定会越来越丰富,您的选择面也会越来越广。
近年度的各种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整体PC市场集成显示卡的比例在持续的增加,独立显示卡的市场份额被逐渐的降低。Intel开发出的集成显示卡被市场迅速接受,在台式机、笔记本上广泛採用,Intel也凭藉集成显示卡市场的扩大而一举成为显示晶片最大的供应商。nVIDIA推出TC技术,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制止 Intel凭藉集成显示卡技术进一步侵蚀其市场份额。
PC的集成化越来越高,藉助一体化的销售策略,更多的产品将会被整合化销售。音效卡、网卡现在在主机板上的集成度之高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对于普通的客户而言,去电脑城单独购置音效卡、网卡并将其装配到主机板上如今已经是很少见的事例了。显示卡厂商面对这些问题,也积极开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有一点要提示的是关于搭配系统记忆体的问题,在以往的测试中为了能让您的TC显示卡达到128MB快取容量,nVIDIA建议您的系统记忆体不要低于512MB,目前来看这点并不算苛刻。但有些人则认为这是将显示卡成本直接转嫁到记忆体上了。实际早在2003年的7月驱动之家就进行了一次“天造地设—寻求系统和记忆体最佳搭配的评测”针对系统于记忆体的最佳搭配,并提出了测试结论:WinXP成为了主流的作业系统,软体开发平台纷纷向WinXP转移,也就为WinXP提供了最大的软体最佳化。许多更华丽界面和功能更强大软体的套用,使用大容量的记忆体(通常是512MB甚至更高)对于WinXP的使用是一定有必要的。根据目前市场的情况,使用双通道技术搭载2根256M记忆体的搭配方式已被相当多的消费者接受,如果暂时使用1根记忆体条的客户,以后再升级记忆体时,TC显示卡借于双通道的打开,会得到进一步的性能提升,而双通道的使用也会使PC整体的性能也随之有很大提升。在日常的2D套用中,比如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的时候,16MB 板载高速混存完全可以满足套用需求,这时候TC技术不会占用系统记忆体,而不会像915G等板载显示卡一样,占用固定记忆体,从而也不会造成系统的性能衰减。
说了那幺多,如果您是一位专业游戏FANS,口袋中又有充足银两的话,想必对6200TC会透出不屑一顾的眼神。别说6200TC与6800、6600大哥级别产品拥有太大的差距,就与标準版的6200比较,拥有32M显存的6200TC在大部分测试成绩上都落后10%左右。现在市场上的6200的显示卡一般报价在千元左右,而6200TC的产品定价一般在7XX,也有部分厂家打出了足够吸引消费者的6XX低价。6200TC相比于只有6200价格的75%,甚至更低。如果您不是把高端游戏体验作为主要衡量标準的话,6200TC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TC技术的延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基于此类技术的产品。
伴随着PCIE的高频宽以及双通道技术,记忆体频率的不断提升,给与TC技术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因为尺寸比较小,相信在未来的移动领域也会被大範围的採用。显示卡製造厂商的大力支持,更给了nVIDIA无比的信心,6200TC的推出并不光是想攻占入门级市场,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选择PCI- E平台的门槛,使PCI-E显示卡被人接受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们也会进一步跟进nVIDIA,对以后此方面的产品进行进一步评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Turbo Cache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