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G NX 6.0工程图设计
《UG NX 6.0工程图设计》是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云杰、陈锋正。本书作者集多年使用UG的设计经验,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诠释套用UG NX 6.0中文版软体进行工程图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 6.0工程图设计
- 作者:张云杰、陈锋正
- ISBN:9787302238539, 7302238537
- 类别:计算机/网路 > CAD CAM CAE > UG
- 页数:329页
- 定价:3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次:1
内容简介
《UG NX 6.0工程图设计》打造UG NX6.0专业培训的典範,涉及UG NX6.0基础培训及套用培训两大方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语言简洁,书中图文并茂,操作步骤详尽。实例丰富,套用性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读者打好坚实基础和提升设计技能。从工程套用角度出发,以典型实例加以辅助讲解,并穿插着大量的软体操作技能和专业规範、工程标準等,能够快速地引导读者步入专业设计工程师的行业,帮助他们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集多年使用UG的设计经验,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诠释套用UG NX 6.0中文版软体进行工程图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使用户看到完整的设计过程,体会UG NX 6.0中文版软体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功能,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工程项目中进行熟练的套用,快速地引导读者步入专业设计工程师的行业,帮助他们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图书目录
第1章 工程製图设计基础1
1.1 UG工程製图基础2
1.1.1 UG工程图的特徵2
1.1.2 在工程製图中套用主模型的方法3
1.1.3 UG新建工程图的方式4
1.1.4 UG工程图类型6
1.2 製图整体的首选项设定7
1.2.1 製图界面的首选项设定7
1.2.2 製图首选项设定9
1.2.3 视图首选项设定10
1.2.4 视图示签首选项设定14
1.2.5 剖切线首选项设定15
1.3 设计範例17
1.3.1 新建工程图18
1.3.2 製图首选项设定19
第2章 基本视图设计21
2.1 视图操作介绍22
2.1.1 基本概念22
2.1.2 视图操作23
2.2 基本视图23
2.2.1 【基本视图】对话框23
2.2.2 基本视图右键快捷选单26
2.3 投影视图27
2.3.1 父视图28
2.3.2 铰链线28
2.4 设计範例28
2.4.1 範例介绍28
2.4.2 範例製作29
第3章 基本剖视图设计35
3.1 剖视图概述36
3.1.1 剖面图案首选项设定36
3.1.2 剖切线首选项设定37
3.1.3 剖视图示签首选项设定38
3.1.4 剖视图相关性38
3.1.5 剖视图的类型39
3.1.6 剖切线符号相关概念39
3.2 一般剖视图40
3.2.1 一般剖视图的操作步骤40
3.2.2 【剖视图】工具条选项说明41
3.3 半剖视图43
3.3.1 半剖视图的操作步骤43
3.3.2 【半剖视图】工具条选项说明43
3.4 旋转剖视图43
3.4.1 旋转剖视图的操作步骤43
3.4.2 【旋转剖视图】工具条选项说明44
3.5 设计範例44
3.5.1 範例介绍44
3.5.2 範例製作45
第4章 局部视图设计53
4.1 局部放大图54
4.2 局部剖视图55
4.2.1 【局部剖】对话框55
4.2.2 创建局部剖的步骤57
4.3 断开视图58
4.3.1 选择成员视图58
4.3.2 定义第一个封闭线框58
4.3.3 定义第二个封闭线框59
4.4 扩展成员视图59
4.5 设计範例60
4.5.1 範例介绍60
4.5.2 範例製作61
第5章 特殊剖视图设计67
5.1 摺叠剖视图68
5.1.1 一般摺叠剖视图的操作步骤68
5.1.2 【摺叠剖视图】工具条选项说明69
5.2 展开的点到点剖视图70
5.2.1 展开的点到点剖视图的操作步骤70
5.2.2 【展开的点到点剖视图】工具条选项说明72
5.3 展开的点和角度剖视图72
5.3.1 展开的点和角度剖视图的操作步骤72
5.3.2 【展开剖视图-线段和角度】对话框74
5.3.3 【剖切线创建】对话框75
5.4 轴测剖视图76
5.4.1 生成一般轴测剖视图的操作步骤77
5.4.2 【轴测图中的全剖/阶梯剖】对话框选项说明78
5.5 轴测半剖视图78
5.5.1 生成一般轴测半剖视图的操作步骤78
5.5.2 【轴测图中的半剖】对话框选项说明80
5.6 设计範例80
5.6.1 範例介绍80
5.6.2 範例製作81
第6章 视图编辑91
6.1 视图基本编辑92
6.1.1 删除视图92
6.1.2 移动视图92
6.1.3 複製视图93
6.1.4 对齐视图94
6.2 定义视图边界95
6.2.1 截断线/局部放大图95
6.2.2 手工生成矩形96
6.2.3 自动生成矩形96
6.2.4 由对象定义边界96
6.3 视图相关的编辑97
6.3.1 添加编辑97
6.3.2 删除编辑98
6.3.3 转换相关性98
6.4 更新视图99
6.5 设计範例100
6.5.1 範例介绍100
6.5.2 範例製作100
第7章 文本和表格注释115
7.1 注释的首选项设定116
7.1.1 尺寸首选项设定116
7.1.2 直线/箭头首选项设定121
7.1.3 文字首选项设定123
7.1.4 符号首选项设定125
7.1.5 单位首选项设定126
7.1.6 径向首选项设定129
7.1.7 坐标首选项设定131
7.1.8 填充/剖面线首选项设定132
7.1.9 截面首选项设定134
7.1.10 单元格首选项设定134
7.2 文本注释135
7.2.1 文本注释概述135
7.2.2 文本编辑器143
7.2.3 文本注释的编辑147
7.2.4 编辑尺寸文本148
7.3 表格注释标注148
7.3.1 创建表格注释148
7.3.2 表格注释的编辑149
7.3.3 添加表格文字151
7.4 设计範例153
7.4.1 範例介绍153
7.4.2 範例製作154
第8章 尺寸和注释标注159
8.1 尺寸标注概述160
8.1.1 尺寸标注首选项设定160
8.1.2 尺寸标注命令160
8.2 创建尺寸标注164
8.3 坐标尺寸标注167
8.3.1 定义原点167
8.3.2 移动原点167
8.3.3 设定原点的显示方式168
8.3.4 定义坐标尺寸的位置168
8.3.5 标注坐标尺寸170
8.3.6 延伸线的设定170
8.3.7 折弯延伸线的编辑171
8.4 编辑尺寸标注171
8.5 设计範例172
8.5.1 範例介绍172
8.5.2 範例製作172
第9章 符号标注185
9.1 形位公差符号186
9.1.1 形位公差基础186
9.1.2 文本编辑器187
9.1.3 特徵控制框188
9.2 表面粗糙度符号189
9.2.1 表面粗糙度基础189
9.2.2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设定190
9.2.3 编辑粗糙度符号193
9.3 用户自定义符号193
9.3.1 用户定义符号的设定193
9.3.2 文本编辑器195
9.3.3 编辑用户定义符号196
9.4 设计範例196
9.4.1 範例介绍196
9.4.2 範例製作197
第10章 综合範例(1) ——管接头
工程图201
10.1 範例介绍202
10.2 範例製作202
10.2.1 进入工程图创建环境202
10.2.2 创建视图203
10.2.3 线性尺寸的标注211
10.2.4 编辑尺寸217
10.2.5 创建其他标注219
10.2.6 创建并调用图纸框224
第11章 综合範例(2)——底座工程图229
11.1 範例介绍230
11.2 範例製作230
11.2.1 进入工程图创建环境230
11.2.2 创建视图231
11.2.3 标注线性尺寸237
11.2.4 编辑尺寸243
11.2.5 创建其他标注246
11.2.6 调用图纸框252
第12章 综合範例(3)——箱体工程图255
12.1 範例介绍256
12.2 範例製作257
12.2.1 进入工程图创建环境257
12.2.2 创建视图258
12.2.3 标注线性尺寸263
12.2.4 编辑尺寸268
12.2.5 创建其他标注271
12.2.6 调用图纸框280
第13章 综合範例(4) ——支架工程图283
13.1 範例介绍284
13.2 範例製作284
13.2.1 进入工程图创建环境284
13.2.2 创建视图285
13.2.3 标注线性尺寸291
13.2.4 创建其他标注299
13.2.5 调用图纸框304
13.2.6 插入文本305
第14章 综合範例(5) ——装配体工程图307
14.1 範例介绍308
14.2 範例製作309
14.2.1 进入工程图创建环境309
14.2.2 创建视图309
14.2.3 创建爆炸图和组件视图318
14.2.4 创建尺寸标注321
14.2.5 调用图纸框324
14.2.6 创建零件明细表326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 6.0工程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