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山竹
印度山竹果呈圆形,个儿比网球略小,它的皮既硬又厚,多呈现出紫红色。我们看果皮拱起来的部分有几瓣便可知道里面的果肉有几瓣,用刀剖开果皮便会露出雪白雪白的果肉,让人垂涎欲滴。印度山竹是热带水果珍品,有“果后”和“上帝之果”之称。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印度山竹
- 拉丁学名:Garcinia mangostana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侧膜胎座目
- 亚目:山茶亚目
- 科:藤黄科
- 亚科:藤黄亚科
- 族:藤黄族
- 属:藤黄属
名称由来
印度山竹,原名"莽吉柿",又称“凤果”,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与榴莲齐名,号称“果中皇后”。

印度山竹产自印度,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结果,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
印度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和适宜农业生产的沖积土、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水果特点
印度山竹又名“水竹果”,它的果肉非常白嫩,味道微酸,酸中带着丝丝甜味,吃起来爽口多汁,让人慾罢不能,是颇受欢迎的“果后”。五月是印度山竹上市的季节,果市、小摊、店面上的印度山竹一上货便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食疗作用
1.印度山竹富含蛋白质、糖质和脂类,食用可治口腔炎、脾虚腹泻和湿疹,还可以消炎、止痛。

2.印度山竹果果肉性寒,吃榴莲易上火,而吃山竹可去火,所以可以搭配食用,但不宜多吃,特别是肾病和心脏病、糖尿病者,不宜食用山竹。
适用人群:
因其营养价值丰富,体弱和病后的人更宜食用,每日3个足矣。
本种提示
吃印度山竹的时候不要舔到它的果皮,因其果皮含有紫色素,味道非常苦涩,应先摘掉果蒂并用手捏住果皮撕下来,这样就可轻鬆食用。要注意不要让果皮的紫色汁液沾到衣服上,这种液体染色能力很强,一旦沾上就很难可以洗掉。
主要价值
- 果皮外敷还有助于治疗烧伤、烫伤;
- 外果皮粉末内服可治腹泻和赤痢;
- 乾燥的山竹叶可用来泡茶;
- 外果皮中的红色素可用来制染料;
- 山竹种子、种仁含油量高,可作工业用油;
- 山竹树木砍下可制家俱和工艺品;
- 山竹树皮可制栲胶。
山竹栽培技术
选择土层较为深厚,周围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山地或田地,挖开约30厘米的土层进行种植,做好栽植翻耕的工作。要做好看竹子长势,看产笋量和看土质条件这三看的工作。合理施肥,如遇持续乾旱,要适时适量浇、灌水以抗旱;若遇长期阴雨积水,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渍害,确保其正常生长。山竹的竹鞭一般在4-5年后便丧失发笋能力,故每隔3年须“清鞭”1次,以利新鞭的生长和笋芽的萌发。在出笋高峰期后要做好留养母竹的工作,一般每年每亩留养新母竹600-700株,使每亩活竹种的数量保持在1300株左右,当笋叶开始裂开,笋尖露出地表约20~30厘米时即可採收。
植物简介
莽吉柿(中国经济植物)
小乔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互动对生,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叶片厚革质,具光泽,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4-2 5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中脉两面隆起,侧脉密集,多达40 50对,在边缘内联结;叶柄粗壮,长约2厘米,乾时具密的横皱纹。雄花2-9簇生枝条顶端,花梗短,雄蕊合生成4束,退化雌蕊圆锥形;雌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枝条顶端,比雄花稍大,直径4.5-5厘米,花梗长1.2厘米;子房5 8室,几无花柱,柱头5-6深裂。果成熟时紫红色,间有黄褐色斑块,光滑,有种子4-5,假种皮瓢状多汁,白色。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原产马鲁古,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也有引种或试种。
为着名的热带水果,可生食或制果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