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历山大·佩恩
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1961年2月1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美国电影导演、编剧、製片人,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1996年,执导个人首部剧情片《公民露丝》,该片获得第12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1999年,执导剧情片《校园风云》获得第15届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奖、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2002年,执导剧情片《关于施密特》获得第6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编剧奖。2004年,执导剧情片《杯酒人生》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编剧奖。2005年,担任第58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会主席。2006年,与格斯·范·桑特、阿方索·卡隆等19名导演联合执导短片集《巴黎,我爱你》。
2011年,执导剧情片《后人》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12年,担任第65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评审会成员。2013年,执导剧情片《内布拉斯加》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17年,执导剧情片《缩小人生》,该片入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亚历山大·佩恩
- 外文名:Alexander Payne
- 别名:Alexander Papadopoulos (本名)
- 国籍:美国
- 星座:水瓶座
- 身高:178cm
- 出生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
- 出生日期:1961年2月10日
- 职业:导演、编剧、製片人
- 毕业院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 代表作品:内布拉斯加、杯酒人生、后人、关于施密特
- 主要成就:两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两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编剧奖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演艺经历
1996年,执导由劳拉·邓恩、柯特伍德·史密斯、凯利·普雷斯顿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公民露丝》,这是亚历山大·佩恩执导的首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四次流产的女吸毒者的故事,该片获得第12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1999年,执导由马修·布罗德里克、瑞茜·威瑟斯彭、克里斯·克莱因合作主演的剧情片《校园风云》,获得第15届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奖、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
2002年,执导根据刘易斯·贝格利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关于施密特》,由杰克·尼科尔森、凯西·贝茨、霍普·戴维斯合作主演,该片获得第55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他凭藉该片获得第6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编剧奖。
2004年,执导根据美国作家雷克斯·佩克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杯酒人生》,该片由保罗·吉亚玛提、托马斯·哈登·丘奇、维吉妮娅·马德森联袂主演,他凭藉该片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编剧奖、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之后,该片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百部电影新经典”之一、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英国媒体)评选为十年“40大”佳片、被《帝国》(英国电影杂誌)评选为“十年百部佳片”之一。
2005年,亚历山大·佩恩受邀第58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会主席。2006年,与格斯·范·桑特、阿方索·卡隆等19名导演联合执导短片集《巴黎,我爱你》,影片围绕巴黎二十个区展开了十八个小故事。之后,该片被第59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作为“一种关注”单元的开幕影片进行放映、被台湾金马影展作为开幕片进行展映。
2007年,担任由丹尼斯·杜根执导的剧情片《我盛大的同志婚礼》的编剧,该片由亚当·桑德勒、凯文·詹姆斯、杰西卡·贝尔联合主演,讲述了查克和拉里两个消防队员为了保险不得不假扮同性恋夫妻的搞笑故事,他凭藉该片第28届金酸莓奖最差剧本奖。
2011年,执导根据女作家凯·哈特·赫明斯的小说改编的剧情片《后人》,由乔治·克鲁尼、谢琳·伍德蕾、阿玛拉·米勒合作主演,他凭藉该片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提名,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2012年,担任第65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评审会成员。
2013年,执导由布鲁斯·邓恩、威尔·福特、琼·斯奎布领衔主演的剧情片《内布拉斯加》,讲述了一对父子从蒙大拿前往内布拉斯加路上发生的故事,该片获得第66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他凭藉该片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第7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提名。之后,该片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年度十佳电影”。
2017年,执导由马特·达蒙、克里斯汀·韦格、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联合主演的剧情片《缩小人生》,讲述了保罗把自己的身体缩小后,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并最终有所感悟的故事,该片入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2000年,与加拿大籍韩裔影视演员吴珊卓相识。2003年,他与吴珊卓正式举行了婚礼。2005年,两人正式离婚。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 2013打扰伯格曼
- 2006巴黎,我爱你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3年 | 《内布拉斯加》 | 电影 |
2011年 | 《后人》 | 电影 |
2009年 | 《大器晚成》 | 电视系列剧 |
2006年 | 《巴黎,我爱你》 | 短片 |
2004年 | 《杯酒人生》 | 电影 |
2002年 | 《关于施密特》 | 电影 |
1999年 | 《校园风云》 | 电影 |
1996年 | 《公民露丝》 | 电影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1年 | 《后人》 | 电影 |
2007年 | 《我盛大的同志婚礼》 | 电影 |
2006年 | 《巴黎,我爱你》 | 短片 |
2004年 | 《杯酒人生》 | 电影 |
2002年 | 《关于施密特》 | 电影 |
2001年 | 《侏罗纪公园3》 | 电影 |
1999年 | 《校园风云》 | 电影 |
1996年 | 《公民露丝》 | 电影 |
製片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7年 | 《威尔逊》 | 电影 |
2014年 | 《宝藏猎人久美子》 | 电影 |
2011年 | 《后人》 | 电影 |
《大假一场》 | ||
2009年 | 《大器晚成》 | 电视系列剧 |
2007年 | 《加州之王》 | 电影 |
2007年 | 《萨维奇一家》 | 电影 |
2006年 | 《格瑞的困扰》 | 电影 |
2004年 | 《刺杀尼克森》 | 电影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4 |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内布拉斯加 | 提名 |
2012 |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后人 | 获奖 |
2012 |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后人 | 提名 |
2012 |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后人 | 提名 |
2005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杯酒人生 | 获奖 |
2005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杯酒人生 | 提名 |
2000 |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校园风云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第66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内布拉斯加 | 提名 |
2002 | 第55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关于施密特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7 | 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缩身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4 | 第7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内布拉斯加 | 提名 |
2012 | 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后人 | 提名 |
2012 | 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 后人 | 提名 |
2005 | 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 杯酒人生 | 获奖 |
2005 | 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杯酒人生 | 提名 |
2003 | 第6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 关于施密特 | 获奖 |
2003 | 第6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关于施密特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2 | 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 后人 | 提名 |
2012 | 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后人 | 提名 |
2005 |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杯酒人生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96 | 第12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剧情片 | 公民露丝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8 | 第28届金酸莓奖最差剧本奖 | 我盛大的同志婚礼 | 提名 |
人物评价
亚历山大·佩恩的影片的主题一直都是家庭琐碎故事,从《杯酒人生》中的杯中窥人,到《后人》中的卖地风波,其所展现的都是细微的家庭场景和平凡生活里的情感波折。(《作家》评)
亚历山大·佩恩对美国独立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成熟有着自己的担当,他从对婚姻、家庭,事业以及人生的探讨中引出种种现实问题,却并未板起面孔严肃说教,而是为这些人人都会遭遇的主题注入了自嘲与幽默。此外,他还擅长对于日常生活的辛酸喜乐、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格外关注。(Mtime时光网评)
亚历山大·佩恩的电影不仅关注着日常生活中的複杂人性,他还善于将尖锐的社会讽刺融入轻快的喜剧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且对社会问题的处理举重若轻。同时他利用“幽默轻喜剧”的叙事风格来中和这些荒谬、灰暗、伤痛和失落的负面情绪,他似乎更喜欢让角色在悲剧的困境中展开颇具喜剧色彩的动作,从而让观众们在幽默甚至轻快的故事氛围中直面人生的无常。而且他的电影很少致力于建构强烈的外部戏剧冲突,写人重于写事。令他的电影总是让观众记住那些具有独特个性和生存境遇的人物。(网易娱乐、新浪娱乐、《东方早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