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军(北宋康定年间边关军队)
康定军,北宋康定年间驻守延州的军队。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范仲淹知延州,更改军队旧制,改用新的将兵法,分部训练士兵,仁宗下诏定名为康定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康定军
- 简介:北宋康定年间驻守延州的军队
- 时间: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
- 创建时间:范仲淹
军队详情
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延州周围各要塞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
朝廷旧制,规定将领分别统辖边境驻军:总管统辖一万人,钤辖统辖五千人,都监统辖三千人。遇到敌人侵略而要抵御时,官品低的将领需首先出击。范仲淹说:“对战将不加以适当选择,而只以官品的高低来作为出阵的先后,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普遍检阅本州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并分为六部,每位将领各自统领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兵,根据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当时塞门、承平各要塞已被废弃,范仲淹採纳种世衡的计策,修筑青润城来扼杀敌军进犯的要冲,大兴农田水利,并且开放民间贸易,以便边民互通有无。又因为老百姓远路输纳赋税过于劳苦,他上奏请求将..城建成军事基地,让河中府同州、华州的中下户就近送缴税租。每年春夏两季调集军队就地取得给养,可以节省买粮开支十分之三,这还不包括其他开支节省的费用。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
史书记载
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沖,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诏以为康定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康定军(北宋康定年间边关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