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权威型家长

权威型家长

权威型家长

权威型家长,即“恰当要求、恰当反应”型家长,他们不但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同时积极的关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简而言之,这类家长对孩子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同时,“权威型”被公认为理想和恰当的教养方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权威型家长
  • 理论提出:黛安娜·鲍姆林德
  • 特点: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
  • 概括:恰当要求、恰当反应

理论提出

针对家长的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黛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提出了两个维度,即要求和反应性。
“要求”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即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準,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準。
“反应性”是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反馈,即父母对孩子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黛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把家长分为权威型家长、专制型家长、溺爱型家长和忽视型家长四种。

教养方式

  • 不但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
  • 同时,他们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足够的关爱,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励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贴士

  • 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父母是子女直接的学习榜样。
  •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同时对他们的反馈保持一致,最好不要一会儿唱黑脸一会儿唱白脸。
  • 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馈。

教育意义

在“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小朋友交流。

专家解读

孩子气质的差异很大程度是先天决定的,但仍然受后天环境影响。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恰当,性格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方式不当,则会适得其反。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最好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气质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同时密切关注小朋友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父母做出及时的回应和调整。“权威型”教养方式恰恰是这样一种理想形式,但是想成为“权威型”父母并不容易,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可能也是从“父母”的“父母”那里学来的。当然,爸爸们也不是天生的超级奶爸,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好家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权威型家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