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压力加工基础知识与套用能力,系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套用型人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 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压力加工基础知识与套用能力,系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套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相关领域内从事试验研究、模具设计与製造、机械产品设计与製造、生产及经营管理、行销和服务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压力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压力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 具有本专业必须的製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套用能力。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製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PLC实用技术、材料成型原理、热加工工艺及设备、塑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及套用、AutoCAD+UG、MasterCAM。
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热加工技术、塑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模具製造实训、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液压传动与气动实验、PLC实用技术实验。
学位授予
修满186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授课计画
总周数分配表(单位:周)
项目 学期 | 课内 教学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考试 | 本期 周数 | 假期 | ||||||
军训 | 实习 | 实验 | 实训 | 社会实践 | 课程设计 | 毕业设计 | |||||
一 | 14 | 2 | 2 | 18 | 6 | ||||||
二 | 16 | 2 | 2 | 20 | 8 | ||||||
三 | 18 | 2 | 20 | 6 | |||||||
四 | 15 | 3 | 2 | 20 | 8 | ||||||
五 | 15 | 3 | 2 | 20 | 6 | ||||||
六 | 15 | 3 | 2 | 20 | 8 | ||||||
七 | 9 | 2 | 4 | 3 | 2 | 20 | 6 | ||||
八 | 4 | 8 | 12 | ||||||||
总 计 | 102 | 2 | 6 | 9 | 9 | 8 | 14 | 150 | 48 |
课程设定一览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学 分 数 | 开 课 学 期 | 周 课 时 | 备注 | ||
讲授 | 实践 | ||||||||
通 识 必 修 课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08 | 54 | 54 | 6 | 2 | 3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6 | 36 | 0 | 2 | 5 | 2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32 | 16 | 3 | 1 | 2 | |||
形势与政策 | 36 | 18 | 18 | 2 | 2 | 2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2 | 16 | 16 | 2 | 1 | 2 |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一) | 16 | 10 | 6 | 1 | 1 | 1 |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二) | 18 | 8 | 10 | 1 | 6 | 2 | |||
大学英语(一) | 64 | 48 | 16 | 4 | 1 | 4 | |||
大学英语(二) | 72 | 54 | 18 | 4 | 2 | 4 | |||
大学英语(三) | 72 | 54 | 18 | 4 | 3 | 4 | |||
大学英语(四) | 72 | 54 | 18 | 4 | 4 | 4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54 | 36 | 18 | 3 | 4 | 2 | |||
资料库基础与套用 | 72 | 36 | 36 | 4 | 2 | 4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64 | 32 | 32 | 4 | 1 | 4 | |||
大学体育(一) | 32 | 32 | 2 | 1 | 2 | ||||
大学体育(二) | 36 | 36 | 2 | 2 | 2 | ||||
大学体育(三) | 36 | 36 | 2 | 3 | 2 | ||||
大学体育(四) | 36 | 36 | 2 | 4 | 2 | ||||
小 计 | 904 | 628 | 276 | 52.0 | |||||
通 识 任 选 课 | 公共艺术类 | 32 | 32 | 2 | |||||
人文科学类 | 32 | 32 | 2 | 选修4学分 | |||||
社会科学类 | 32 | 32 | 2 | ||||||
自然科学类 | 32 | 32 | 0 | 2 | |||||
素质拓展 | 6 | ||||||||
小 计 | 96 | 96 | 12.0 | 选修12学分 | |||||
专 业 必 修 课 | 高等数学(一)A | 64 | 64 | 0 | 4 | 1 | 4 | ||
线性代数A | 54 | 54 | 3 | 5 | 3 | ||||
高等数学(二)B | 54 | 54 | 0 | 3 | 2 | 3 | |||
机率论与数理统计C | 54 | 54 | 3 | 6 | 3 | ||||
大学物理(一) | 54 | 48 | 6 | 3 | 2 | 3 | |||
大学物理(二) | 54 | 48 | 6 | 3 | 3 | 3 | |||
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 | 36 | 32 | 4 | 2 | 2 | 2 |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 63 | 56 | 7 | 3.5 | 3 | 4 | |||
现代製造技术概论 | 36 | 36 | 2 | 4 | 2 | ||||
机械原理 | 63 | 56 | 7 | 3.5 | 3 | 4 | |||
机械设计 | 63 | 56 | 7 | 3.5 | 4 | 4 | |||
液压传动与气动 | 36 | 30 | 6 | 2 | 4 | 3 | |||
数控加工及编程 | 45 | 40 | 5 | 2.5 | 4 | 3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一) | 36 | 32 | 4 | 2 | 5 | 2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二) | 36 | 32 | 4 | 2 | 6 | 3 | |||
热加工工艺及设备 | 36 | 36 | 0 | 2 | 5 | 2 | |||
材料成型原理 | 63 | 56 | 7 | 3.5 | 6 | 4 | |||
控制工程基础及套用 | 36 | 36 | 2 | 6 | 2 | ||||
PLC实用技术 | 36 | 30 | 6 | 2 | 6 | 2 | |||
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 | 63 | 56 | 7 | 3.5 | 6 | 4 | |||
理论力学B | 63 | 63 | 3.5 | 2 | 4 | ||||
材料力学B | 63 | 56 | 7 | 3.5 | 3 | 4 | |||
机械製图(一)B | 48 | 48 | 3 | 1 | 3 | ||||
机械製图(二)B | 63 | 56 | 7 | 3.5 | 2 | 4 | |||
小 计 | 1219 | 1129 | 90 | 68.5 | |||||
专 业 限 选 课 | 1组 | AutoCAD+ UG | 54 | 48 | 6 | 3 | 3 | 3 选修3学分 3 | |
AutoCAD+Pro╱E | 54 | 48 | 6 | 3 | 3 | ||||
2组 | MasterCAM | 36 | 32 | 4 | 2 | 4 | 2 选修2学分 2 | ||
Cimatron | 36 | 32 | 4 | 2 | 4 | ||||
3组 | 电脑程式设计(VB) | 54 | 48 | 6 | 3 | 4 | 3 选修3学分 3 | ||
电脑程式设计(VC) | 54 | 48 | 6 | 3 | 4 | ||||
4组 | 机械製造工艺学 | 36 | 36 | 0 | 2 | 5 | 2 选修2学分 2 | ||
模具製造工艺学 | 36 | 36 | 0 | 2 | 5 | ||||
5组 | 塑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 63 | 56 | 7 | 3.5 | 5 | 4 4 | ||
压铸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 63 | 56 | 7 | 3.5 | 5 | ||||
小 计 | 243 | 220 | 23 | 13.5 | 选修13.5学分 | ||||
专 业 任 选 课 | 材料科学基础 | 36 | 36 | 2 | 6 | 2 | |||
金属学 | 36 | 36 | 0 | 2 | 6 | 2 | |||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基础 | 36 | 36 | 0 | 2 | 6 | 2 | |||
有限元法基础及套用 | 36 | 36 | 2 | 6 | 2 | ||||
先进制造技术 | 36 | 36 | 0 | 2 | 6 | 2 | |||
金属切削工具机 | 36 | 36 | 0 | 2 | 6 | 2 | |||
现代设计方法学 | 36 | 36 | 0 | 2 | 6 | 2 | |||
ANSYS | 36 | 36 | 0 | 2 | 6 | 2 | |||
数控检测技术 | 36 | 36 | 0 | 2 | 6 | 2 | |||
机械专业英语 | 36 | 36 | 0 | 2 | 6 | 2 | |||
机电一体化原理 | 36 | 36 | 0 | 2 | 7 | 2 | |||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 36 | 36 | 0 | 2 | 7 | 2 | |||
材料成型过程测控技术 | 36 | 36 | 2 | 7 | 2 | ||||
冲压过程计算机仿真 | 36 | 36 | 0 | 2 | 7 | 2 | |||
数控工具机结构与原理 | 36 | 36 | 0 | 2 | 7 | 2 | |||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基础 | 36 | 36 | 0 | 2 | 7 | 2 | |||
小 计 | 108 | 108 | 6.0 | 选修6学分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军训 | 军事理论与训练A | 2周 | 2周 | 2 | 1 | |||
实习 | 生产实习C | 2周 | 2周 | 2 | 7 | ||||
毕业实习C | 4周 | 4周 | 4 | 8 | |||||
实训 | 模具拆装与测绘 | 1周 | 1周 | 1 | 5 | ||||
热加工技术 | 1周 | 1周 | 1 | 5 | |||||
金工实训 | 2周 | 2周 | 2 | 2 | |||||
数控加工实训(一) | 1周 | 1周 | 1 | 5 | |||||
创新创业实践 | 4周 | 4周 | 4 | 7 | 选修4学分 | ||||
科研实践 | 4周 | 4周 | 4 | 7 | |||||
模具製造实训 | 4周 | 4周 | 4 | 7 | |||||
数控加工实训(二) | 4周 | 4周 | 4 | 7 | |||||
课程设计 | 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 3周 | 3周 | 3 | 7 | 不停课,6周完成 |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B | 3周 | 3周 | 3 | 4 | |||||
塑胶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 3周 | 3周 | 3 | 6 | 选修3学分;不停课,6周完成 | ||||
压铸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 3周 | 3周 | 3 | 6 |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设计)A | 8周 | 8周 | 8 | 8 | ||||
小 计 | 34周 | 34周 | 34.0 | ||||||
总 计 | 2570 | 2181 | 389 | 186.0 |
课程计画进程表
开课学期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学 分 数 | 周 课 时 | 课程类别 | 备注 | |
讲授 | 实践 | |||||||
第一学期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32 | 16 | 3 | 2 | 通识必修 |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一) | 16 | 10 | 6 | 1 | 1 | 通识必修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2 | 16 | 16 | 2 | 2 | 通识必修 | ||
大学英语(一) | 64 | 48 | 16 | 4 | 4 | 通识必修 | ||
大学体育(一) | 32 | 32 | 2 | 2 | 通识必修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64 | 32 | 32 | 4 | 4 | 通识必修 | ||
军事理论与训练A | 2周 | 2周 | 2 | 实践教学 | ||||
高等数学(一)A | 64 | 64 | 0 | 4 | 4 | 专业必修 | ||
机械製图(一)B | 48 | 48 | 3 | 3 | 专业必修 | |||
小 计 | 368 | 282 | 86 | 25.0 | 22.0 | |||
第二学期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08 | 54 | 54 | 6 | 3 | 通识必修 | |
形势与政策 | 36 | 18 | 18 | 2 | 2 | 通识必修 | ||
大学英语(二) | 72 | 54 | 18 | 4 | 4 | 通识必修 | ||
大学体育(二) | 36 | 36 | 2 | 2 | 通识必修 | |||
资料库基础与套用 | 72 | 36 | 36 | 4 | 4 | 通识必修 | ||
高等数学(二)B | 54 | 54 | 0 | 3 | 3 | 专业必修 | ||
大学物理(一) | 54 | 48 | 6 | 3 | 3 | 专业必修 | ||
机械製图(二)B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必修 | ||
理论力学B | 63 | 63 | 3.5 | 4 | 专业必修 | |||
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 | 36 | 32 | 4 | 2 | 2 | 专业必修 | ||
金工实训 | 2周 | 2周 | 2 | 实践教学 | ||||
小 计 | 594 | 451 | 143 | 35.0 | 31.0 | |||
第三学期 | 大学英语(三) | 72 | 54 | 18 | 4 | 4 | 通识必修 | |
大学体育(三) | 36 | 36 | 2 | 2 | 通识必修 | |||
大学物理(二) | 54 | 48 | 6 | 3 | 3 | 专业必修 | ||
材料力学B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必修 |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必修 | ||
机械原理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必修 | ||
AutoCAD+ UG | 54 | 48 | 6 | 3 | 3 | 专业限选 | 选修3学分 | |
AutoCAD+Pro╱E | 54 | 48 | 6 | 3 | 3 | 专业限选 | ||
小 计 | 405 | 354 | 51 | 22.5 | 24.0 | |||
第四学期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54 | 36 | 18 | 3 | 2 | 通识必修 | |
大学英语(四) | 72 | 54 | 18 | 4 | 4 | 通识必修 | ||
大学体育(四) | 36 | 36 | 2 | 2 | 通识必修 | |||
现代製造技术概论 | 36 | 36 | 2 | 2 | 专业必修 | |||
机械设计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必修 | ||
液压传动与气动 | 36 | 30 | 6 | 2 | 3 | 专业必修 | ||
数控加工及编程 | 45 | 40 | 5 | 2.5 | 3 | 专业必修 |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B | 3周 | 3周 | 3 | 实践教学 | 不停课,6周完成 | |||
MasterCAM | 36 | 32 | 4 | 2 | 2 | 专业限选 | 选修2学分 | |
Cimatron | 36 | 32 | 4 | 2 | 2 | 专业限选 | ||
电脑程式设计(VB) | 54 | 48 | 6 | 3 | 3 | 专业限选 | 选修3学分 | |
电脑程式设计(VC) | 54 | 48 | 6 | 3 | 3 | 专业限选 | ||
小 计 | 432 | 368 | 64 | 27.0 | 25.0 | |||
第五学期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6 | 36 | 0 | 2 | 2 | 通识必修 | |
线性代数A | 54 | 54 | 3 | 3 | 专业必修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一) | 36 | 32 | 4 | 2 | 2 | 专业必修 | ||
热加工工艺及设备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必修 | ||
数控加工实训(一) | 1周 | 1周 | 1 | 实践教学 | ||||
模具拆装与测绘 | 1周 | 1周 | 1 | 实践教学 | ||||
热加工技术 | 1周 | 1周 | 1 | 实践教学 | ||||
机械製造工艺学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限选 | 选修2学分 | |
模具製造工艺学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限选 | ||
塑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限选 | 选修3.5学分 | |
压铸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限选 | ||
小 计 | 261 | 250 | 11 | 17.5 | 15.0 | |||
第六学期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二) | 18 | 8 | 10 | 1 | 2 | 通识必修 | |
机率论与数理统计C | 54 | 54 | 3 | 3 | 专业必修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二) | 36 | 32 | 4 | 2 | 3 | 专业必修 | ||
材料成型原理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必修 | ||
控制工程基础及套用 | 36 | 36 | 2 | 2 | 专业必修 | |||
PLC实用技术 | 36 | 30 | 6 | 2 | 2 | 专业必修 | ||
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 | 63 | 56 | 7 | 3.5 | 4 | 专业必修 | ||
塑胶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 3周 | 3周 | 3 | 实践教学 | 选修3学分 | |||
压铸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 3周 | 3周 | 3 | 实践教学 | ||||
材料科学基础 | 36 | 36 | 2 | 2 | 专业任选 | 选修4学分 | ||
金属学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基础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有限元法基础及套用 | 36 | 36 | 2 | 2 | 专业任选 | |||
先进制造技术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金属切削工具机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现代设计方法学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ANSYS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数控检测技术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机械专业英语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小 计 | 378 | 344 | 34 | 24.0 | 24.0 | |||
第七学期 | 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 3周 | 3周 | 3 | 实践教学 | 不停课,6周完成 | ||
生产实习C | 2周 | 2周 | 2 | 实践教学 | ||||
模具製造实训 | 4周 | 4周 | 4 | 实践教学 | 选修4学分 | |||
数控加工实训(二) | 4周 | 4周 | 4 | 实践教学 | ||||
创新创业实践 | 4周 | 4周 | 4 | 实践教学 | ||||
科研实践 | 4周 | 4周 | 4 | 实践教学 | ||||
机电一体化原理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选修2学分 | |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材料成型过程测控技术 | 36 | 36 | 2 | 2 | 专业任选 | |||
冲压过程计算机仿真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数控工具机结构与原理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基础 | 36 | 36 | 0 | 2 | 2 | 专业任选 | ||
小 计 | 36 | 36 | 11.0 | 2.0 | ||||
第八学期 | 毕业实习C | 4周 | 4周 | 4 | 实践教学 | |||
毕业论文(设计)A | 8周 | 8周 | 8 | 实践教学 | ||||
小 计 | 12.0 | |||||||
未定学期 | 人文科学类 | 32 | 32 | 2 | 通识任选 | 选修12学分 | ||
社会科学类 | 32 | 32 | 2 | 通识任选 | ||||
自然科学类 | 32 | 32 | 0 | 2 | 通识任选 | |||
素质拓展 | 6 | 通识任选 | ||||||
公共艺术类 | 32 | 32 | 2 | 通识任选 | ||||
小 计 | 96 | 96 | 12.0 | |||||
总 计 | 2570 | 2181 | 389 | 186.0 |
课程结构分类与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型 | 学分 | 占总学分 比例 | 所含实践 教学学分 | 实践教学 所占比例 | 选修课所占 比例 | |
通识课 | 必修 | 52.0 | 27.96% | 21.9 | 33.45% | 20.70% |
选修 | 12.0 | 6.45% | ||||
专业课 | 必修 | 68.5 | 36.83% | 6.3 | ||
限选 | 13.5 | 7.26% | ||||
任选 | 6.0 | 3.23%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27.0 | 14.52% | 27.0 | ||
选修 | 7.0 | 3.76% | 7.0 | |||
合 计 | 186.0 | 100.00% | 62.2 |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不再明确区分为考试或考查。各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编写基于TOC(Target-oriented Curriculum)课程理念的教学大纲,并对课程考核方式作出具体说明,同时提供合理可行的考核标準和评分细则。课程考核包括结业考核和过程考核,分别形成结业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原则上结业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各课程可依据课程特点适当调整总评成绩构成比例。课程考核可採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需明确指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