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警辅

警辅

警辅

警辅,全称警务辅助人员,是一种弥补警力不足而创立的新型职业,全国首先在苏州试点警辅。警辅不同于交警和辅警,是公安局交管局依法聘用人员,可以协助交警执法,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警辅人员的制服相对于协警和辅警更符合正式警察的制服,但不同点在于,警辅与协警及辅警一样,没有独立的执法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警辅

警辅与辅警的区别

辅警都是临时性的,跟保全公司签订劳动契约,不跟交管局签订契约。只能在慢车道上,疏导交通。 警辅是交管局聘用人员,可以跟随交警上路疏导交通,指挥机动车通行,平时参照警察队伍予以管理。 在着装上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辅警穿保全服装,与保全公司签订契约,而警辅则是和公安局交管局签订契约,警辅是事业编制,辅警是契约工。警辅可以理解为警察助理而辅警可以理解为保全,前者有执法能力而后者没有。不过,共同点在于,因为警辅和辅警都非正式警察,所以没有独立的执法权,更不是不是执法人员,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没有盘查、处罚、採取强制措施等权力,苏州市是全国首创警辅制度的地点。

为何要设警辅岗位?

车辆越来越多,警力10年不增反减
10年前,南京交警一共有1500人左右,10年后的今天,交警人数反而减少了。
“面对井喷的机动车和驾驶人,这样的警力明显不够。”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一位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据统计,2004年,南京机动车数量只有58.14万辆,其中汽车仅有26.36万辆,私人轿车只有6.96万辆。到了2013年底,南京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了180万辆,其中汽车拥有量为140.41万辆,而私家汽车拥有量为117.73万辆,相当于每100个南京人拥有私家汽车14.38辆。青奥会前,南京机动车的拥有量会突破200万辆。
机动车在增多,驾驶人也在增多。截至2013年末,南京持有汽车驾驶证的人数达到216.13万,平均不到4个南京人就有1人拿了驾照。这10年来,驾驶人数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增速递增。
车多了,驾驶人多了,交警的人数却没有增多,“其实反而是减少了。”交管局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0年前,南京境内只有两条高速公路,分别是沪宁高速和机场高速,但现在已经增加到了12条高速。每条高速配备的警力应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进行配置,这也意味着,每增加一条高速,就要分拨一部分市区警力去工作,因此,这10年来,市区的交警人数一直在减少。为了应对警力不足,为城市交通疏堵保畅,从今年开始,南京市交管局开始招聘警辅,目前已经招录了5次,共招录到近300名警辅,未来,还会继续招聘。

警辅有哪些职责?

协助交警工作,但没有执法权
警辅职责範围主要是:在交警的指导下,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参与治安卡口堵控,劝阻违法行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以及其他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接受民众求助等。
南京市交管局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警辅毕竟不是执法人员,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没有盘查、处罚、採取强制措施等权力,“比如,上路拦车执法、查扣证照、勘察事故现场、操作酒精测试仪等,都是不允许的。”这位负责人说,但在交警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协助交警开展一些执法工作,比如查处违停,帮助交警张贴违停告知单等。

招录警辅有什幺要求?

体检参照公务员标準,形体要求比交警还高
“我们对警辅的要求非常严格。”市交管局这位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招录警辅,不同于以往的辅警和保全。辅警很多都是下岗工人,年龄也偏大。但警辅的招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跟交警相当,某些方面甚至要比交警还苛刻。比如在形体要求上,男性警辅的身高要达到1.75米以上,而男性交警只要求1.70米以上。
招聘程式也非常规範,交管局要公开发布招录简章,然后进行面试、体能测试,再进行体检。
“面试时,我们要求很严格。”交管局负责人说,比如身高是否符合要求,站姿是否标準,体型是否匀称。太胖的人会被淘汰。
体检的要求也跟招录公务员一样。最后是进入政审环节。全部过关之后,要到公安院校参加为期14天的封闭训练,再到各大队参加10天的随岗训练,随后才能上岗。在封闭训练期间,还必须考取国家的保全证。

警辅与交警又怎幺区别?

制服颜色类似标誌不同,警辅不佩警械
苏州警辅苏州警辅
警辅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协助交警在城市交通繁忙的路口指挥疏导交通,因此,他们所穿的服装,需要具有一定警示作用和保护功能,“在路口,必须要让司机能辨别出来。”
因此,在制服、反光背心、帽子的颜色上,与交警类似,衣服也是藏青色,帽子是白色的。但在服装款式上与交警并不相同,比如警辅穿的反光背心和雨衣,上面没有警察字样。尤其是服装的肩章、臂章、胸章、帽徽等关键性标誌与交警存在明显区别,没有“警察”字样,也没有警衔。警辅不佩戴警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警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