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辈子做女孩(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图书)
《一辈子做女孩》是2013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作家伊莉莎白·吉尔伯特。
该书全球30多种译本,畅销千万册,女性成长必读书,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蕊、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奥斯卡影后茱莉亚·罗伯茨、美国脱口秀女皇奥普拉联合推荐。这是一本你可以随意当作什幺去读的书,励志、心灵鸡汤、灵修、瑜伽笔记、旅行游记,甚至哲学小品文。
基本介绍
- 书名:一辈子做女孩
- 又名:eat pray love
- 作者:【美】伊莉莎白·吉尔伯特
- 译者:何佩桦
- ISBN:9787540460761
- 定价:32.00
-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5-1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图书信息
英文名:Eat Pray Love
页码:320 页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ISBN 978-7-5404-6076-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
作者离婚后放下一切出国旅行,在义大利尽情品尝美食,享受欲望为感官带来的满足;在印度修行,每天静坐与冥想,追随着虔诚的信仰,净化了身与心;最后在巴厘岛再次遇到爱情、找回自我,获得身心的平衡。
作者简介
作者
伊莉莎白·吉尔伯特,美国着名小说家、散文作家、新闻记者,两度获得National Magazine Award 深度报导奖。故事集《Pilgrims》获得Paris Review 最佳新人小说等奖项。曾为知名杂誌《GQ》《Bazaar》《The New York Magazine》撰稿。凭藉《一辈子做女孩》入选2007年TIME官方网站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译者
何佩桦,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曾任大学教师,现旅居北美,专事翻译。译有《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记忆》《另类的出口》《西班牙星光之路》《游牧女之歌》《慢船到中国》《夜航西飞》等书。
编辑推荐
1.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特别推荐,身心灵作家张德芬最爱读的书之一。
2.被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累计销售逾千万册。《纽约时报》图书榜单连续200周最畅销图书,囊括美国六大主流媒体图书排行榜销售冠军。
3.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另译为《美食、祈祷和恋爱》),由茱莉亚·罗伯茨主演,作为奥斯卡献礼片引发全球观影热潮。首映周末票房即达到2370万美元。
4.出版6年,至今在美国亚马逊的排名仍名列前茅,旅行探索类第5名,灵性修行类第7名。
5.2013年全新包装、定位,深刻而充满灵性,女性能从本书中照出自己的生活,获得自我改变的勇气。
作品目录
【序言】或说“本书如何组构”;或说“第一○九颗珠子” / 002
义大利——“像吃东西那样说出来”
“三十六则追求享乐的故事” /001
印度——“恭喜认识你”
“三十六则追求信仰的故事” /103
印尼——“就连内裤里头也觉得不同”
“三十六则追求平衡的故事”/189
最后的感谢与确信 / 295
序言
“第一0九颗珠子”
在印度旅游的时候——尤其在圣地和道场游览之时——你会看见许多人脖子上戴着念珠。而你也能看见许多老照片里的赤裸、削瘦、令人望而生畏的瑜伽士(或有时甚至是肥胖、和蔼可亲、容光焕发的瑜伽士)也戴着念珠。这些珠串称为“念诵謦”(Japa Mala)。数个世纪以来,这些珠串在印度被用来协助印度教徒与佛教徒禅坐默祷时保持心神集中。一手握着念珠,以手指一圈圈捻弄——每复诵一次咒语,即触摸一颗珠子。中世纪的十字军朝东方推进、进行圣战时,目睹朝圣者手持这些“念诵謦”祈祷,颇为讚赏,于是把这个构想带回欧洲,成为玫瑰念珠。
传统的“念诵謦”串有一0八颗珠子。在东方哲学家的秘教圈子里,认为“一0八”是最吉祥的数字;这三位数是三的完美倍数,其组成部分加起来等于九,而九又是三的三倍。而“三”这个数字,自然代表了至高平衡,只要研读过三位一体或审视过高脚凳的人,都深明其理。由于本书写的是我为追求平衡所做的种种努力,因此我决定赋予它以“念诵謦”的结构,将我的告白分为一0八个故事,或珠子。串连而成的这一0八则故事,又分成三个段落:义大利、印度与印尼——即我在这一年自我追寻期间所造访的三个国家。这样的划分,意味着每个段落有三十六个故事,就个人层面而言很得我心,因为我正是在三十六岁时写下了这些文字。
趁我还未深入讨论数字学这个主题,容我下个总结:将这些故事以“念诵謦”的结构串连起来,这个想法也颇让我开心,因为这很……结构化。真正的心灵探索,往往致力于建立系统化的原则。追求“真理”,并非某种在场人士皆可参加的愚蠢竞赛,甚至在这种人人皆可参加什幺的伟大时代亦不是。身为追求者与写作者,我发现儘可能抓稳珠子不无助益,让我的注意力得以更为集中于我想达成的目标。
每一串“念诵謦”都有一颗特殊、额外的珠子——第一0九颗珠子——悬荡在一0八颗珠子串成的平衡圆圈外头,有如缀饰。我以为这第一0九颗珠子是为了应急备用,就像漂亮毛衣的附加钮扣,或是皇家幼子,但它显然是为了一种更为崇高的目的。当你的手指在祈祷时接触这个标记,你应当暂停专注凝神的禅坐,而感谢你的老师们。因此,在本书开始之前,我在自己的第一0九颗珠子这儿暂停一会儿。我向我所有的老师致谢,他们以各种奇特的类型出现在我这一年的生命之中。
我特别感谢我的印度导师,她是慈悲的化身,宽大地容许我在她的印度道场中学习。我也要藉此机会说明,我所描述的印度经验,纯粹出自个人观点,而非以理论学家或者任何人士的官方发言人的身份发言。因此我在本书中将不提及导师的名字——因为我无法为她代言。其实来自她的教诲言语,本身即是最佳代言。我亦不透露她的道场名称与地点,这是为了让这所学校免于它不感兴趣、亦无力掌控的机构宣传事宜。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本书从头到尾零散出现的那些人物,因为种种原因,都非以原名示人。而我也决定更改我在道场遇见的每一个人——印度人与西方人——的名字。这是为了尊重多数人之所以从事心灵朝圣,并不是为了往后成为书中人物之故(当然,除非他们是我)。关于这项自订的匿名政策,只有一个例外。来自德州的理查的确名叫理查,也的确来自德州。我想要採用他的真名,因为他是我在印度生活期间的重要人物。
最后,当我询问理查能否让我在书中提及他从前吸毒、酗酒的往事……他说有何不可。
他说:“反正,我一直在想方设法如何告诉大家这件事。”
不过,首先让我们从义大利开始吧……
后记
最后的感谢与确信
在我离开印尼几个月后,我再度返回,来探访亲爱的朋友们,并庆祝圣诞与新年假期。东南亚惨遭海啸侵袭才过两个钟头,我的班机已在巴厘岛降落。全球各地的朋友们立即与我联络,关心我的印尼朋友们是否安然无恙。大家似乎尤其担心的是:“大姐和图蒂还好吗?”答案是,海啸并未冲击巴厘岛(情感上除外,当然),我看见大伙儿平安无事。斐利贝在机场等候我(未来许多次,我们将在各大机场相会,而这是第一次)。老四赖爷坐在他的阳台上,一如往常,调製医药与禅修。尤弟最近在当地某大度假村接了弹奏吉他的工作,干得不错。大姐一家人在她们漂亮的新屋里过着快乐的生活,房子远离危险的海岸线,高高坐落于乌布的梯田间。
带着最大的感激(也谨代表大姐),我要谢谢捐款建屋的每一个人:
Sakshi Andreozzi、Savitri Axelrod、Linda & Renee Barrera、Lisa Boone、Susan Bowen、Gary Brenner、Monica Burke & Karen Kudej、Sandie Carpenter、David Cashion、Anne Connel(她,连同Jana Eisenberg,还很擅长于最后关头的救援行动)、Mike & Mimi de Gruy、Armenia de Oliveira、Rayya Elias & Gigi Madl、Susan Freddie、Devin Friedman、Dwight Garner&Cree LeFavour、John & Carole Gilbert、Mamie Healey、Annie Hubbard与几乎难以置信的Harvey Schwartz、BobHughes、Susan Kittenplan、Michael & Jill Knight、Brian & Linda Knopp、Deborah Lopez、Deborah Luepnitz、Craig Marks & Rene Steinke、Adam McKay & Shira Piven、Jonny & Cat Miles、Sheryl Moller、John Morse & Ross Petersen、James & Caterine Murdock(连同Nick与Mimi的祝福)、Jos Nunes、Anne Pagliarulo、Charley Patton、Laura Platter、Peter Richmond、Toby & Beverly Robinson、Nina Bernstein Simmons、Stefania Somare、Natalie Standiford、Stacey Steers、Darcey Steinke、Thoreson姐妹(Nancy、Laura与Rebecca小姐)、Daphne Uviller、Richard Vogt、Peter & JeanWarrington、Kristen Weiner、Scott Westerfeld & Justine Larbalestier、Bill Yee & Karen Zimet。
最后一提的是,我想感谢我钟爱的泰瑞伯父和黛比伯母在这一年的旅行期间帮助我的一切,仅仅说是“技术援助”,等于贬低了他们的重要贡献。他们在我走的钢丝底下编织一张网,少了这张网,我绝对写不成这本书。我不知如何报答他们。
然而最后,或许我们不该尝试回报在这世上维护我们生命的人们。或许最后,更为明智的做法,是臣服于人类神奇无边的慷慨大度,只需持续道谢,永久不断、真心诚意,只要我们还有声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辈子做女孩(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