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凤凰山风景区(安徽省铜陵市景区)

凤凰山风景区(安徽省铜陵市景区)

凤凰山风景区(安徽省铜陵市景区)

凤凰山位于铜陵市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AA级风景区,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插半天,石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蹟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组 诗讚美过凤凰山。该景区于 1998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级风景区.主要景点为凤凰山牡丹园、相思树、滴水崖、凤凰落脚石、金牛洞古採矿遗址、金榔古树名木、陈翥墓、大明寺(王荆公书堂)等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铜陵凤凰山
  • 级别:AAAA级
  • 所在地:铜陵市顺安镇南部
  • 主要山脉:横山、面山、灵风山
  • 门票价格:免费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全天
  • 建议游玩时常:一天
  • 最佳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历史文化

牡丹文化

铜陵凤凰山是驰名中外的“药用牡丹之乡”,也是观赏牡丹花胜地。今后将在城乡道路、公共设施、休闲场所、购物中心、建筑装饰,工业饰品等处注入牡丹元素,宣传牡丹文化,突出牡丹品牌,并儘早建牡丹文化公园、牡丹大道、牡丹博物馆等,提升景区文化精神。[3]

铜文化

金牛洞古採矿遗址是我国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后的第二个正式对外开放的古铜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史以及文化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金牛洞古採矿遗址及其周边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铜文化旅游,丰富和延伸铜文化内涵。

遗址价值

凤凰山铜矿遗址位于铜陵县凤凰山一带,以金牛洞古採矿区、万迎山古冶炼区以及市郊罗家村的大炼渣为代表。其中金牛洞古採矿区内发掘有古代採矿竖井、平巷、斜井和众多的生产用具,经鉴定其时代跨度为春秋至西汉时期。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的发现,不仅为寻找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丹阳铜”产地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物证,而且为探索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国古代採矿、冶金技术的历史进步,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特点明显,即采、冶并存,且多数的採矿点离冶炼场很近。如江木沖冶炼场距山上的採矿点只有2公里,万迎山冶炼场也分别靠近金牛洞、药园山、虎形山等採矿点。就近冶炼,可以减少运输矿石的困难。
从採矿遗蹟来看,矿工的採矿方法主要为露采和井采两种。开採距地表较近的矿石用露采之法,即用挖“鸡窝矿”的“穴采法”揭表开採。开採较深的矿石则需井采,用木质井架支护,挖竖井和横井深入地下开採。
从铜矿遗址内出土的採矿工具和燃料遗蹟,可以比较清晰地呈现出古代铜矿冶炼技术的发展进程。工匠们的採矿工具和生活用具有青铜钁、铁钻、石球、木棒、木履、青瓷碗、夹砂陶炊器、几何印纹陶器、原始青瓷器等,主要燃料也从木炭逐渐演变为煤炭。
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冰铜锭、银铅锭,其中冰铜锭内铜、铁含量与现代冰铜产品的含量相近,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铜或者说青铜,在中国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用于製作兵器、礼器、乐器、食器、水器等器具,非常重要。南陵在周代时属吴越之地,也是后来吴越两国采铜冶炼之地。到了汉代,南陵出产的“丹阳铜镜”名扬天下。

主要景点

凤凰山相思树
相思树位于铜陵凤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它成活于明末清初,是一棵奇特的枫杨树,原为两棵,分别植于小河的东西两岸,两树干在河面连成一体,树径3米多,高约25米。这棵古树枝叶繁茂,像一乘绿色的华盖凌空罩在小河上。小河因树得名“相思河”。
远望相思树,异株同乾“连理枝”,如同一对恋人交颈拥抱,情意绵绵;近看相思树,树影倒映清溪中,恰似鸳鸯戏水,同样给人以爱情坚贞的遐想。相传,河东的周公子与河西的姚小姐自幼同窗共读,青梅竹马,俩小无猜。后因周家败落,周公子虽学识渊博,能书善文,进京应试,却无银两奉献考官而落第。周公子遂为这浑浊世俗扼拦贤路而忧郁成疾,抱病返乡,途中病情陡增,惨死在路旁。姚小姐惊闻噩耗,带着丫环前来奔丧,见周公子惨死之状,悲痛欲绝,即死于周公子身旁。这时丫环见小姐身死,也当即撞死在路旁石上。由于封建族规,未成婚的周公子、姚小姐被分棺安葬于相思河两岸,丫环也另棺葬于小姐墓侧。年长日久,这条小河两岸,各生长出一株枫杨树,渐渐向河心上空倾斜,长成一体,便成了如今的“相思树”。丫环的墓地也长出一树,独立成株,人称“丫环树”。后来铜陵有作者专门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电视剧本《相思树传奇》,并被搬上了萤幕。
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当地人民一直把相思树作为爱情和姻缘的象徵,精心加以保护。更有许多年青人以树为背景摄影留念,海誓山盟,白头谐老。
凤凰山落脚石
铜陵凤凰山滴水崖东100米,耸立一奇石,石高数米,状如立笋。石顶方圆约尺许,上有四道凹痕,长短不一,深浅有差,形如凤爪。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凤凰落脚石。南北青山两对峙,西南粉壁映辉煌。石壁之上,一道飞泉小瀑从几十米高处飞泻直下,夏雨冬梭,恰好遥对凤凰落脚石。东边里许,相思树隔河交颈依偎,相思河在其脚下如诉如泣。不远处,凤凰山静卧在群山之侧回眸奇石,引人遐想;登高一望,村舍点点,炊烟阵阵,丹园片片,真如仙家林园一般。更有甚者“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奇石之下,金、银、铜、铁、硫应有尽有,连带着一座现代化的中型企业——凤凰山铜矿也应运而生。这形象的凤凰落脚石,难道不是引凤之凭?
滴水崖
滴水崖,又名泼珠崖,位于凤凰山南侧。明嘉靖《铜陵县誌》记载:“滴水崖,在县东南六十里横山岭坞,悬崖峭壁,宛如画图。有泉流其侧,如泻银河。”滴水崖,系溶岩断层所致,长约300多米,高约30多米,崖顶为20余亩的平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一泓清泉自西缓缓流淌而至崖顶右侧,绕过一株苍鳞老乾的古松,然后从30多米高处直泻而下,落入崖底,铿锵有声;水花溅处,细雨霏霏,如雾似烟,缥缈在静寂的山涧,宛若一条随风摆动的轻纱;在阳光照耀下,水气朦朦,又如一幅幅若隐若现的彩虹。置身崖下,雨丝飘处,给人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而爽快的感觉。
山崖间,绿树从生,藤牵蔓绕,怪石嶙峋,危岩欲倾,大大小小的石窟镶嵌其间,其中最大的一座石窟入口狭窄,仅容一人进出;洞体斗折而上,到了3米高处,渐宽至7、8米,洞深约20余米,潮湿幽暗,探游其间,使游人别添一番探幽揽胜的情趣。随着季节的更替,滴水崖的泉水也变幻着各种形状,春日,喷珠泻玉,熠熠生辉;盛夏,瀑布飞垂,气势磅礴;金秋,涓涓细流,朝夕潺潺;隆冬,冰棱悬垂,晶莹剔透。远远望去,滴水崖仿佛似一幅变幻万千、四时景异的天然壁画悬挂于天地之间。
铜陵金牛洞古採矿遗址
位于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凤凰村,国家2A级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距市区30多公里。早先此处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间传说天上神牛私下凡间,因迷恋凤凰山风景而不思返。天帝屡屡唤之,神牛钻入此山中,化为金银铜。金牛洞因此得名。
金榔古树名木
在金榔乡境内,古树与名木繁多,典型的有千年银杏王、千年紫藤、杉木王。
千年银杏王:在金榔乡闸口村胡村,有一株古银杏,树龄达千年,树高26米,胸围5米,冠幅20米。在其接近地面2米处的根部,衍生出4株小银杏,其型可观;其影风姿绰约。
千年紫藤:在金榔乡闸口缪村,有两棵古紫藤,均胸围1米、长约30余米、藤龄1000多年、藤冠的覆盖面积约80平方米。它们分枝缠在黄连木和石楠树上,绕抱交织,藤树繁错,枝叶浓密,宛如巨龙腾空而起,实属古树奇观。传说紫藤是何仙姑下凡在此小憩,解频宽衣,离开时,忘记带走两根绿丝带而化成了两株紫藤。
杉木王:在叶山林场东侧山脚下,其树龄千年,高26米,胸围4米,冠幅12米。离主干3米处,生长着30至60公分粗的支干,如双臂张开欢迎八方游客。这株古杉树全国罕见,是古树类的绝景,如今仍枝叶青郁,参天入云,蔚然壮观。被列入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併入载过“人民画报”。
陈翥墓园
坐落在铜陵县钟鸣镇的陈翥墓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清水秀,境幽景美。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也是世界林学史上曾经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桐谱》是陈翥晚年所着,成稿于1049—1053年间,全书约1.6万字,除序文外,正文共一卷,依次分为叙源、类属、种植、所宜、所出、采斫、器用、杂说、记志、诗赋计十篇。《桐谱》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着作,其中6篇专论植桐技术,为全书的精粹。
灵窦泉
灵窦泉,又称“万世海眼泉”。因泉出两穴,形如蟹眼,又名“蟹眼泉”,位于铜陵县顺安镇大明村(古陶村)境内,大明寺后山,晃灵山北面。山周围茂林修竹,云环雾绕,幽谷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连片陡峭的石壁终年呈湿润状,洞石上有两个形如蟹眼的石孔,两股清泉终年从中涌出,这就是“灵窦泉”。每当夏汛和秋雨来临之际,泉水喷涌而出;旱季,则缓缓流淌。灵窦泉以它四季变化无穷的形态,成为古铜都的奇异景观;而那长流不息的泉水,滋润着大地、哺育了周围一代代辛勤耕耘的农民。
牡丹园
凤凰山牡丹稟性特异,别具风姿。花为单瓣,大多色呈玉白,或间有粉红,与洛阳、菏泽牡丹齐名,为国内三大名贵牡丹之一,素有“三分天下春色”之誉。当你步入牡丹园,仿佛人在画中走,情融芬芳中。
铜陵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西晋时,着名道学家葛洪,就曾栽植过牡丹。据清代乾隆《铜陵县誌》记载:“长山石窦中有牡丹一株,高丈余,花开二、三枝素艳绝丽,相传乃晋人葛洪所植。”被称为“仙牡丹”。又载:“宋代铜陵人盛度,曾以尚书员外郎身份‘奉使西夏,得牡丹数本入贡,上嘉其德,……御赠还所贡牡丹一本以奉亲’。今其花蔚然成树,一开数百朵,世世培植不替”。1987年,牡丹被铜陵市民评选为市花。凤凰山牡丹既可供观赏,又可入药。其所产根皮简称“凤丹”。“凤丹”以其圆直粗壮,质嫩孔细,表皮细薄,肉厚粉足,气味香浓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品质绝佳”的盛名。《中药大辞典》评述:“牡丹皮……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凤丹味苦辛,微寒,具有清血热、散淤血的功能,神医华佗的着名弟子吴普说:“人食之,轻身益寿。”今日,“凤丹”不仅销往港澳地区,还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各国。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各地享有盛誉的中医凡在方药中用到牡丹皮的均在其处方写上“凤丹”。可见“凤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牡丹园的面积在逐步扩大,汇聚国内外牡丹名优品种200多个,花期长达月余。园内除拥有白、蓝、红、黑、紫、绿、粉、黄色、複色九大色系牡丹外,还有 “金阁”、“岛锦”、“海黄”、“花王”等国外知名品种。名品荟萃,每逢花期,园中盛开的牡丹花,争奇斗豔,五彩缤纷。各色牡丹竞相开放,各显风姿。

美食特产

铜陵白姜

铜陵生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属多功能食用产品。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铜陵茶乾

铜陵茶乾在本市及周边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及美誉度,是名优农产品。特点口感细腻、久嚼不烂、营养丰富,回味元穷,适宜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

铜陵野雀舌

铜陵野雀舌茶简称野雀舌,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乾隆饮后誉为“江南佳茗”。

铜陵凤丹

牡丹是属于芍药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经培育繁衍已有几百个品种,分属中原牡丹、紫斑牡丹和江南牡丹等三个品种群,铜陵牡丹属江南品种群,其根皮有镇痛、解热、抗过敏、消炎、免疫等药用,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亮星多、久贮不变质等特色,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全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

汀洲大豆

“汀洲大豆”是铜陵地方的优良品种。原名“平头黄”,有大平头黄和小平头黄两个品系。

文物保护

为加强遗址保护,2012年铜陵市文物局委託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编制了凤凰山铜矿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工作计画,并正式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保护规划编制立项。
经过省市多方努力,2013年10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覆同意凤凰山铜矿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下一步铜陵市将委託专业规划编制单位,联合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做好凤凰山铜矿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交通信息

公交

在铜陵市区东村公交始末站、螺蛳山广场、铜陵大市场等地乘坐8路公车可直达凤凰山。

自驾

沪渝高速从铜陵东/南陵出口离开;沿S320行驶,在第四个出口朝新桥方向转弯进入X008,转入X009即可。

注意事项

4月的凤凰山是花的海洋,但对于花粉过敏的人群来说却着实苦恼,外出观花,花粉过敏症患者需记得带上防过敏药品药膏。另外,游览完凤凰山全程耗时不少,记得随时补充水分,穿着也以舒适为佳,高跟鞋最好不要穿。

地图信息

地址:铜陵市义安区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凤凰山风景区(安徽省铜陵市景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