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艰难抉择(美国前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着回忆录)
2016年总统大选到来之际,美国前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的回忆录《艰难抉择》于2014年6月10日出版。回忆录中,希拉蕊强调了重视亚洲政策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基本介绍
- 书名:艰难抉择
- 作者:希拉蕊·柯林顿
- 原版名称:Hard Choices
- 类别:回忆录
- 定价:35美元
- 出版社:Simon&Schuster
- 出版时间:2014年6月10日
创作背景
希拉蕊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作了简短讲话,称美国未来也面临着“一系列艰难抉择”。她的书是为那些渴望了解美国和世界正在发生什幺的人写的。

外界普遍分析认为,希拉蕊极有可能通过未来长达一个月的新书造势活动预估她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胜算究竟能有几何。2008年大选输给现任总统欧巴马的挫折,多少能令希拉蕊领悟到了一些实际的教训。
希拉蕊继续通过美国的电视媒体做专访,而几个倾向自由主义的媒体如《纽约时报》开始通过专栏文章等形式为直接希拉蕊“吶喊助威”,形容她取得的政绩是“开创性”的。
书籍内容
书中主要回忆她担任国务卿期间的经历,但也涉及2008年大选等议题,正式面世的全书共分六部分25章,其中有两章直接谈论中国;另外还有100张彩色插图。
希拉蕊在新作中详述班加西领事馆攻击意外、叙利亚危机等经历,是外交界与敌对共和党人士必读的书籍。
希拉蕊把2009年至2013年担任国务卿的经历视为数十年政治生涯中的华彩。希拉蕊在书中描述,从中东到俄罗斯,再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利比亚,中东北非局势,几乎每个外交政策议题都面临艰难抉择。
她为饱受批评的美俄关係“重启”辩护,称“重启”是个语言学错误;她称自己与欧巴马就是否武装叙利亚反对派存在分歧;她对美国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磋商谈判持怀疑态度。
希拉蕊花费不少笔墨解读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称美国与中国的关係“充满挑战”,不能用简单的敌友模式概括。伴随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美国需要以新的方式对待亚洲。对于美国在2010年夏天插手南海争端,“搅局”亚太安全,希拉蕊借一些外交官之口“表扬”自己,称当时的“强硬”态度显现美国的领导力。
书籍出版
2014年6月10日,希拉蕊亲笔着作以外交政策为重心的回忆录《艰难抉择》(Hard Choices),在全美上市,希拉蕊在纽约曼哈顿的巴诺书店(Barnes&Noble)签名售书,作为她新书造势活动的首站。希拉蕊在纽约市举行签书会,吸引民众大排长龙。出版商赛门舒斯特公司(Simon &Schuster)表示,新书上市首日已突破百万销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艰难抉择(美国前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着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