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家店村(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
徐家店村隶属钢城区辛庄镇,位于莱城东15里,盘龙河东岸,地处丘陵。东面是刘响泉村,西面是郭家沟村,南面是上陈村,北面是吕家峪村、下三山村,耕地1423亩,全村415户,1238口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徐家店村
- 外文名称:Xu Jia Dian Village
- 别名:徐店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 电话区号:0634
- 人口:1238
- 方言: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莱芜方言
-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村史介绍
据村碑记载,明末徐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迂此建村。因古为通往博山大道,徐姓以开店为业,由此得名徐家店。其实徐家店村是个多姓氏之村,徐姓现只几户,而最多的姓氏是孙、吕两大家族,有史以来,各家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大家族从不欺负小家族,因此从清朝初年多姓氏迁至,至今全村有19姓氏。
据《辛庄史志资料》记载,解放初期,徐家店村隶属辛庄区;1958年3月,撤销辛庄区,改为辛庄乡;同年10月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办事处;1985年10月辛庄办事处分为辛庄镇和铁车乡,徐家店村隶属辛庄镇。后合併乡镇,徐家店村隶属辛庄镇至今。
自然条件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2010年徐家店村年平均气温13.4℃,比常年平均偏高0.4℃;年降水量707.9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12.8毫米,日照总时数2186.5小时,比常年平均偏少257.3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6.7℃,出现在7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4.5℃,出现在1月13日;终霜日期3月10日,初霜日期10月28日,无霜期231天。
村内地形以平原和低缓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中央区,也是村落最为集中的区域,丘陵分布在村落边缘地带,多为农田。
基础设施
交通方面,徐家店村自古以来就是莱东交通要站,近年来济(南)青(岛)高速公路、莱钢大道和颜苗公路等均经过本村,在村北与下三山村交界处设有济青高速公路辛庄收费站,交通非常便捷,道路路面硬化率达80%。
教育方面,徐家店村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良好风气。解放前就有孙国华先生毕业于国立北平师範大学,曾与同事创立了淄博一中,所教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些已成为省地级领导,在四邻八乡影响较大。解放前村内就设立了国小,旧址在大庙,即现集贸市场地点。1967年建五二制中国小;1985年撤国中留完全国小。1998年在村支部书记吕星春领导下,投资6.5万元,先后将国小、幼稚园全部翻新,并增置了课桌凳、办公用品和娱乐设施。幼稚园被评为区级示範幼稚园。。徐家店村第一个大专生是孙宗新,第一个研究生是孙亮,现在山东省安全厅工作。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生62名。
水利方面,为蓄水灌溉,1956年在村东修水库一座,蓄水量约30000立方,解决了低洼地的灌溉问题;1970年为增加灌溉面积,让村南村北的山坡地也能浇上水,全村村民齐努力,修建了村南村北扬水站两座。
环境保护方面,徐家店村很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搞好绿化工程。早在1963年在支部书记张加迎的领导下植树10000余株。2002年春,村委一班人研究如何绿化好村西的河滩地,为确保管理好树苗,实行公开竞标拍卖绿化河滩,调动了民众绿化河滩的积极性,全村153.6亩河滩,全部栽上了速生杨,成活率达98%以上,“买下林权绿河滩”。被省、市电视台和《莱芜日报》报导过,曾在市内轰动一时,也在林权承包方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成为省推广经验。
经济建设
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有花生、小麦、玉米、生姜和菸叶等。最近几年,村委与莱芜市菸草专卖局合作,大力发展菸叶生产,由于本村土壤条件较为适宜,菸叶质量较高,已成为莱芜市菸草生产的定点机构。

机械製造业方面,本村有大小机械配件厂、工业原料加工厂等10余家,带动致富50余户。
服务业方面,本村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在交通道路沿线建设有兴建了大量酒店、饭庄、超市等餐饮服务设施,已成为辛庄北部远近闻名的美食村。
文化传承
自古以来,徐家店村以戏曲文化名重莱东,曲种以莱芜梆子为主,也有琴书等。在清末民初时期,徐店村每年都会召开戏曲大会,四面八方的戏班都会于此齐聚一堂。
除传统戏曲文化外,徐店村也有着光荣而辉煌的红色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日伪联军曾在本村和邻村下陈村,製造惨绝人寰的“四一二惨案”,他们以枪杀、火烧、填井等手段,残杀无辜民众32人,伤者更多,烧毁房屋1300余间,曾经繁荣的村庄沦为一片废墟。这一惨案的发生,激发了村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共有孙夕茂、吕英照、狄圣禄和孙洪功等30余人参加革命队伍,其中有7人壮烈牺牲,有的已成为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如孙文承曾任瀋阳军区后勤部代部长兼参谋长,田纪考曾任成都民航局政委。民众大力支前,也为革命胜利立下了一份功劳。特别是在1947年莱芜战役中,成立了以孙洪喜为首的担架队,共出民工120人次,担架30副、车辆50辆、嚮导20人、挑夫40人、军粮8000斤,军鞋1000余双,柴草1000余斤,有力地支援了莱芜战役。
向曾经为徐家店村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父老乡亲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福生养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欢迎四方好友来徐店投资兴业,合作共赢!
附录
(1)“四一二惨案”始末
1944年春天,博菜县地方武装在徐家店村、南下陈村东的碌碡岭,居高临下打了一个埋伏仗,给驻三山据点的汉奸队一次突然的打击。他们恼羞成怒,认为被伏击是徐家店和下陈两村的人勾通八路军所为,因而当即行兇报复,向两村无辜而善良的人民开刀。
1944年农曆四月二十一日(公曆5月13日)下午一点左右,这伙汉奸百余人在伪营长马贞元的带领下突然包围了徐家店村,那些如狼似虎的汉奸,在日寇面前是摇尾乞怜的走狗,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却成了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雄好汉”。他们将村子包围起来后,蜂拥而进,见房就烧,遇人就杀,霎时全村浓烟滚滚,火光沖天,枪声大作一哭喊声、惨叫声,使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他们疯狂地叫嚣:“该村8岁以上的男性村民一律斩尽杀绝!”他们这种惨绝人寰的兽行,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众在烧杀声中四散奔逃,幸好小麦尚未收割,他们都隐蔽在麦田里,逃跑不及而被围在村里的民众大部分都惨遭杀害、有的被枪杀,有的被刺刀穿死,有的被大刀砍死,有的被填到水井里活活淹死,甚至有的被大卸八块碎尸数段,该村张西立是抗日积极分子,铁车区参议员,被敌人抓住后,在押回三山据点的路上,走到据点附近的横里河时,被敌人枪杀,后又碎尸数段,收尸时真是惨不忍睹,而且尸体也未找全只有16岁的吕英杰被敌人抓住后,不仅填在井里,而且接着用石头往井里砸幸好他将身子紧贴井壁而未被砸死,但由于受伤过重和惊吓过度,从井里捞出后医治无效而死亡。吕振峰被敌人打伤后,老伴将其拖进屋内,敌人放火将其烧死在屋里,事后,拣了几根未烧尽的骨头进行埋葬,其子吕玉乐也同时被枪杀,吕法吉之女,在敌人兽性大发要强姦她时,其妻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将女儿掩在身后死不离开。敌人便恶狠狠地开枪打死了她。女儿的贞节保住了,但母亲的性命却葬送在野兽般的汉奸手里。冯成美的一个幼女,适其母不在家中,跟她姐姐跑进同院吕世来的屋里避难,当敌人放火烧屋子时,她姐姐惊惶失措地和同屋人都逃了出来,未将其幼小的妹妹带出,被火烧死在屋里,最惨者莫过于狄西瑞一家。狄西瑞年青时被土匪打伤一条腿,终生残度。在敌人大屠杀时,因下肢不能动,无法转移。敌人间进他屋里,他坐在椅子上被敌人用大刀将头砍下,头滚进大饭锅里,血流如注,目不忍睹。他的长子狄圣文被敌人用棍子活活打死在自己大门外边,其三子刚跑出屋门即被敌人枪杀在磨道里。狄圣文的女儿只有三四岁,看到家中如此惨状活活吓死。一日之内,家中惨死四口。狄圣文死后,女儿被吓死,其妻不得不另嫁他人,小妹妹也逼着当了童养媳。一个美满的九口人家,经过汉奸的洗劫,只剩下三口人。次子狄圣禄虽幸免于难,但见家人大都被杀,房无—间,一无所有,再无法生活下去,他动员其妻暂住娘家,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八路军,为父亲兄弟报仇,为民族解放而战,后离休在家,还有很惨的一家是孙配成,全家死去五口,全村被枪杀者共32人,受伤者更多。受伤者最惨的是孙洪勤,被敌人枪击时,子弹从嘴上打进,从腮部穿出,伤势虽不重,因无钱医治,致伤口化脓成蛆,每天只能到河边用水洗洗。虽时已40余载,谈起此状,仍不免令人髮指。不仅人口伤亡惨重,而且牲畜也大部分不能倖免,生猪被烧死六七十头,耕牛大都被烧伤、烧死,腥焦难闻。汉奸一炬,可怜焦土,一个大村,被烧掉1300余间房屋,仅剩下一些零星和不相连线的二三十间庐舍。一个比较繁华的山区村镇,半日之间变成一片废墟,几百口人食、衣、住完全无着落,老弱稿残和伤员嗷嗷待哺。造成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一片悽惨景象。
(2)烈士英名录
孙洪功 男,生于1903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莱芜县敌工部任部长。1945年在响水湾战斗中牺牲。
孙洪章 男,生于1925年,1945年入党,同年参加莱芜县独立营战士,1947年在莱芜崮山前战斗中牺牲。
孙洪儒 男,生于1917年。1945年入党,任中共蒙阴县县委青年书记,1947年在惠民因公牺牲。
孙银成 男,生于1922年,1945年入党,被编入华东野战军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三团二营五连任排长。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吕英照 男,生于1912年,1940年参军被编入山东纵队四旅战士,1941在沂源迎昌峪战斗中牺牲。
孙学成 男,生于1919年,1946年入党,被编入二十三军六十九师,1949年在南京牺牲。
狄圣奎 男,生于1920年,1938年入党,任莱芜县独立营文化教员.在1941年在莱芜沈家庄战斗中牺牲。
(3)历任村支书
1949年-l954年 张加迎
1955年-1960年 徐传文
1961年- 吕英成
1962年-1982年 张加迎
1983年-1995年 吕英友
1996年- 吕星春
(4)历任村主任
1949年-1951年 孙宾成
1952年-1955年 吕英林
1955年-1956年 张延东
1957年-1961年 吕英文(大队长)
1962年-1982年 吕星泉(大队长)
1983年-1992年 孙宗和
1993年-2001年 吕星良
(5)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孙文承 曾任瀋阳军区后勤部代部长兼参谋长
田纪考 曾任成都民航局政委
田纪同 曾任湖南长沙305铝厂党委书记
孙明成 曾任湖南长沙陶瓷厂党委书记
孙延清 西安航天发射中心副主任
孙安禄 瀋阳军区某部师长
田英利 西安兵工厂科长
田英新 石家庄市驻军某部师长
田利军 厦门市某企业董事长
田路霞 广州军区医院正团级干部
(6)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孙宗新 胜利油田高级工程师
孙安华 西安市某人民医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徐家店村(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