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帝庙(山西省大同市关帝庙)
大同关帝庙坐落于大同市鼓楼东街,俗称大庙。清《大同府志》记有明景泰、嘉靖、隆庆、万曆年间修缮碑记。清康熙、乾隆时均有增建和修葺。从建筑手法和特色看,当为元代遗构,是大同唯一的一处元代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关帝庙
- 简介:山西省大同市庙宇
- 俗称:大庙
- 地址:大同市内鼓楼东街

关帝庙,位于大同市鼓楼东街,因专祀关羽而得名,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依历史记载和现存建筑特徵相应证,该庙创建于元代,现存主殿是市区内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元代建筑,1996年1月12日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建筑坐北朝南,庙前广场上,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座庄重而典雅的戏台,平面呈“凸”字形,上有清代“演真楼”的牌匾,这座戏台彰显着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逢关羽生辰和庙会,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典,上演戏剧。
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过殿、主殿、春秋楼四座主体建筑,两侧配有名将祠和极具特色的财神殿、奶奶殿,中轴线的西侧为结义园和邀月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每逢春暖花开之际,园内桃花含苞欲放,阵阵花香袭人,颇富桃园结义之意趣,整座建筑古朴典雅,主次分明,整座建筑古朴典雅,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完整恢宏,是传承“忠、义、仁、勇”的关公精神和创建和谐文化的胜地。
巍然屹立于大庙中心的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单檐九脊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光彩熠熠。是大同市城区内唯一的一座元代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殿前的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是清代为扩大祭祀活动面积所增建。呈勾连搭卷棚式,亦为黄、绿、蓝琉璃瓦布顶。
主殿内部结构特别,后端置内柱两根,柱间各置雕刻精细的木质神龛一个,结构均为重檐。檐下斗拱共十一踩,排列密集纯系装饰,为清代结构。 关帝庙建筑严谨,浑为一体。大殿翼角翘扬,斗拱施布有独到之处。殿内清代增置的平棋藻井上绘製的龙形图案,多姿多态,别具一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关帝庙(山西省大同市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