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地村(云南省建水县西庄镇下辖村)
荒地村地处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8公里。东邻白家营,南邻高营,西邻新房,北邻马坊。辖金华寺、下坝等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35户,其中农业人口2914人,劳动力11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0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荒地村
- 行政区类别:乡村
- 所属地区:建水县西庄镇
- 面积:7.88平方公里
- 人口:乡村人口3100人
- 年平均气温:18度
- 耕地面积:3477.1亩
村情概况
海拔1320米,年降水量 8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477.1亩,人均耕地1.17亩,林地427.3 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15.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42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7元。该村属于其它,农民收入主要以 打工为主。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按照"夯实基础求发展,围绕增收调结构,兴办科教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建设骨干企业,发展经济林果业和养殖业,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发展酸甜石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47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5500头、鸡30000只、鸭14000只、鹅150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7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511元增加到3676元。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3477.1亩(其中:田2764.5 亩,地712.6 亩),人均耕地1.1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42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9.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1亩,主要种植石榴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708.4 亩,其中养殖面积50 亩;荒山荒地 6550.5 亩,其他面积653.2 亩。有石英石、粘土等资源。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15.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42 %。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3496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89万元,占总收入的20%;畜牧业收入33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0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370 头);渔业收入15 万元,占总收入的0.4%;第二、三产业收入1990 万元,占总收入的57 %;工资性收入450万元,占总收入的7.77%。农民人均纯收入 3084元,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35人(占劳动力的 82%),在省内务工882 人,到省外务工53人。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石榴特色产业、第三产业,计画大力发展油菜、芒果产业。拥有企业4 个。
石榴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15.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7.42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石榴特色产业、第三产业,计画大力发展油菜、芒果产业。拥有企业 4 个。
1、酸甜石榴:特有石榴品种,酸中有甜,品种最佳,在西庄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叶子长圆形,根皮和树皮可做驱除蛔虫和绦虫的药物。早熟,果实球形,皮薄,色泽红艳或淡黄色。籽粒大、汁多、鲜红半透明,入口微酸,继而泛甜,健胃。有"九洲之奇树,天下之名果"的称誉,以沙坝石榴最有名,清康熙《建水州志》物产篇将其列入"最有特色水果"之一。
2、甜龙竹:为笋材两用大型丛生竹,种植在沟河、低山、浅丘、山谷和缓坡地上,生长较快,笋体高一般为15一20米,最高25米,粗10-15厘米,最粗可达20厘米,洁白粗大,鲜甜可口,生熟均可食用,含糖量和谷氨酸含量最高。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77.1亩(其中:田2764.5 亩,地 712.6 亩),人均耕地1.17亩,主要种植 水稻 、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 42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19.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1亩,主要种植 石榴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708.4 亩,其中养殖面积50 亩;荒山荒地 6550.5 亩,其他面积 653.2 亩。有石英石、粘土等资源。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826 户,共乡村人口3100 人,其中男性 1421人,女性 1679人。其中农业人口2914人,劳动力1150 人。该村以 汉 、彝族为主(是 汉、 彝 族混居地),其中 汉 族2914人, 彝 族 97人,哈尼族 13 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8人,占人口总数的11.0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71人,参合率 92 %;享受低保 64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60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3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 4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3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3个。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 503户通自来水,有 304户饮用井水)。有802户通电,有69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6.05%、85 %和88.62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行动电话的农户数510户,其中拥有行动电话农户数350户(分别占总数的 62%和43%)。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 水泥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 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12 辆,拖拉机12 辆,机车121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50 亩,有效灌溉率为42.8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1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1亩。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35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5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村中民居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契约80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74.1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6.00万元,有固定资产134.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6.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贴上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滞后,有1个自然村的农田排涝难,有2个自然村的农田灌溉难。建有可供村民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心,组建业余文艺演出队,但设施缺少,活动不正常,民众文体活动内容单调无序。民众知识水平不高,科学致富本领不强,多在外打工挣钱,缺少一技之长。垃圾难以统一收集处理,主要靠就地焚烧或倒到河沟里。安装了自来水,靠取水库水处理,设计标準低,设施简陋,饮用水不安全。。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按照"夯实基础求发展,围绕增收调结构,兴办科教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建设骨干企业,发展经济林果业和养殖业,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发展酸甜石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47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5500头、鸡30000只、鸭14000只、鹅150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700人。2013年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5628.34元。。
地图信息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三二三国道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荒地村(云南省建水县西庄镇下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