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尾蛇飞弹
“响尾蛇飞弹”是《钢铁侠2》影片内的一个虚拟的武器装备,汉默工业研发的一种只需要一颗就可以炸平一座城市的毁灭性武器。后来经证实是假的却被贾斯汀·汉默命名成“前妻”、“我的艾菲尔铁塔”、“我的绝世之作”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响尾蛇飞弹
- 外文名:Sidewinder
- 出处:《钢铁侠2》
- 性质:虚拟的武器装备
- 类型:相当重要的寻热飞弹
由来
响尾蛇飞弹是空中优势上相当重要的寻热飞弹,全世界四十个国家生产超过二十万枚。除了飞机为其主要载具外,响尾蛇飞弹也安装在直升机、武装车辆,甚至船舰上,由台湾海峡到波西米亚,一共击落超过两百七十架的敌机。
二次大战后不久,美国军备局(Bureau of Ordnance)指派物理学家麦克霖博士(William B Mclean)到中国湖(China Lake)的海军军备试验处(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现为海军的武器中心),负责发展简单而有效的空对空飞弹。麦克霖採取精巧而简单的设计,以少量的高爆性物质,用火箭推进,并由寻热装置导向,这些东西全装在一根九迟长,直径五吋的铝管内。在往后的六十年中,全世界共生产了约二十万枚飞弹,但此种基本构造几乎毫无改变。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九日,麦克霖设计出寻热装置的核心部分:在一半球型的玻璃罩后方,放置可侦测红外线的硫化铅光电池。寻标器是安置在一旋转的陀螺仪上,以便让寻标器在飞弹滚转、俯仰、偏航时都能盯紧目标。麦克霖为了让飞弹在飞行中保持稳定,便在弹尾四片尾翅的末端,设计了由滑移气流驱动的锯齿状轮子,作用如同稳定滚转的陀螺仪,这就是所谓的滚转安定翼(rolleron)。火箭喷出高压气体推动飞弹,尾翅由唧筒驱动,并由导向讯号来控制偏移量,以对準方位正确击中目标。
根据报导,响尾蛇飞弹会以蛇名做为飞弹的名称,是因响尾蛇和飞弹一样,都以寻热方式来攻击目标。响尾蛇身具热受纳器,利用热受纳器可以在黑暗中侦查食饵藏匿的处所。武器製造者以自然为师,利用响尾蛇捕食的原理,创造了响尾蛇飞弹。而响尾蛇的英文名字又源自于它爬行时的运动方式,这也和早期飞弹的飞行轨迹相似。
后运用于战争机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