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读后感1500字
美梦也罢噩梦也好,都是自身调适的结果,不需要畏惧,没必要恐慌。
读了好久,没有基础读起来很是晦涩难懂,以后有时间再翻翻。
摘录了书中一些观点如下:
1.
梦的释义是了解人的潜意识的重要途径。
2.
梦都是被改装过的,由于梦中的愿望通常受到严重压抑,因此愿望的实现均被改装到乍看之下无法辨认的地步。
3.
梦是决非毫无意义的,我们也绝不可能允许琐碎小事来干扰我们的睡眠。一个看来简单而坦率的梦,只要你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分析它,结果必定是不单纯的。
4.
梦的最终意义大多是与孩提时期有关毁坏性的景象密切联系的。
5.
一般来说,梦中所出现的“字”往往被看作“某种东西”,并与东西所附带的意念一样,也需要经过同样的结合变化,于是,这种梦就产生了各种各样滑稽的新字。
6.
往往“梦中的话”是由说过的一些话东扯西拉地凑合在一起,句法或许不变,但整句话的意思却可能变得暧昧,甚至连句法都有改变,这些“梦中的话”常常只是在追述重复那些记忆犹新的话罢了。
7.
在梦的选择中处于决定性地位的“许多意义”,可能不会永远是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而常常只是某些不为我们知道的精神力量的次要产物。
8.
要使意念能出现在梦中的第二个条件是“他们一定能免于审查制度的抗拒”。
9.
假如某一事件是以梦中梦的方式插入梦中的,那么可以很肯定地说,这表明这事件是真实的。
10.
如果梦思里包含这样一个判断(即某些东西是荒谬的),那么,梦就会变为荒谬。也就是说,梦者潜意识的思想同时具有批评与荒诞的动机。所以,荒谬是梦在运作中表现其相互矛盾的一种方法。而别的方法是把梦思的内容颠倒过来,或是产生一种动作来抑制感觉。
11.
任何相当复杂的梦都是各种精神力量相冲突后相互协调而产生的。
12.
睡觉中的不安情绪可能是梦的原动力,由于它引起了生机勃勃的愿望,这正是梦所想要满足的。
13.
我们没必要去注意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只是特殊的梦的一种伪装,但是,梦思的情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情感往往是受压抑的;当存在梦中时,它们与起初附随着的思想是分离的,并且与同样性质的感情连在一起。
14.
睡眠使梦得以进行是精神内涵审查度减弱的结果。
15.
梦是一种精神活动,与其他的活动一样重要;梦的动机常常是一个需求满足的愿望;梦之所以没有被认为是愿望,而且具有特征性与荒谬性,这完全是精神审查制度在梦形成过程中加以干预的结果。
16.
我们的记忆力,包括那些深印在脑子里的都属于潜意识,它们能被提升到意识层面,它们能在潜意识状态下实施他们的活动。被形容为我们的“性格”的乃是基于我们印象的记忆痕迹。
17.
产生梦的动力是由潜意识供给的,由于这个缘故,我们把潜意识作为梦形成的起点,就像其他的思想结构一样,这个梦形成的促成者努力地想到达前意识,然后进入意识层。
18.
我们发现如果梦曾被改装,那么,其愿望肯定是源于潜意识,而且,在白天是无法觉察到的。
19.
梦使潜意识自由不同的激动不同程度地受到前意识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其把潜意识的激动释放了,这是一种安全的活动,利用一点点清醒时刻的活动以保持前意识的睡眠,就像许多精神构造(它是这些系列中的一员)一样,它促成一种妥协,同时为两个系统服务,使它们能互相谐和。
20.
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潜意识是个很大的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小圆圈;每个意识都具有一个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或许还停留在那阶段上,不过却具有完善的精神功能,潜意识才是真正的“精神实质”。
21.
沙克斯曾说:“如果回到意识中去寻找那些梦告诉我们一个现实情况的东西时,我们不会感到惊奇,放大镜使我们发现的所谓庞然大物不过是微细的小虫而已。”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觉得自己好似频繁地做梦做梦做梦,看完之后对梦的兴趣更浓,更是天天做梦了,哈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梦的解析》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