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后感1800字
〈自控力〉——如何成为一个有自控力的人
明确自己的目标
“自控”包括两个方面:“我要做”和“我不要”。自控力就是对于这两方面的有效控制,但是实际上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在决定对于什么进行自控的时候应该首先弄清楚自己究竟是想要什么(是一个好身材还是一顿美餐、一个好成绩还是一晚上痛快的游戏……)。往往自己欲望的左右并不能用好坏、对错或者道德的善恶来评判,谁能说减肥就是对的而饱腹一顿就是错的呢?我们真正想要什么只有自己知道,但是一旦我们确定了,就应该按照我们的目标走下去——“牢记我们的目标”,不是根据某件事在通常意义上的对错来进行(例如自己的目标是减肥,而这时你和朋友们站在一家甜品店面前,朋友们决定吃个蛋糕,这时你可能会意识到不和他们一起的话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不愉快,于是你也走了进去,把你的目标抛之脑后)。
认识真正的自己
拖延是自控力差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使你有了明确的目标仍然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延迟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你认为即便今天不去做这件事,明天你也会好好完成目标,或者说你在心里面对自己说:“明天我要一早起来就做完这件事!”事实是,到了最后一刻(可能是ddl、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你才会想到原来之前的目标还是没有完成。我们过对未来的自己寄予厚望,实际上明天的你还是你本人,目标仍然不能完成。
设定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有条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目标。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完计划之后会感觉我们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半了,于是我们陷入设定目标的喜悦中反而忘记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目标。虽然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犯这种错误。
在我们目标失败之后,我们往往会谴责自己,反省自己,定下“下一次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目标。但是往往这种反思是没有任何效果的,相反,这还会让我们在下一次做出同样的选择。努力摆脱有害的想法和感受徒劳无力,我们要做的是接受这些想法和我们犯过的错误,把这些“不要做的事”转换成我们“要做的事”。
知道群体的力量
我们都处于群体之中,可以预料的是别人的目标会别我们整合到自己的决策之中。当我们跟别人在一起时,或者只是简单地想到他们时,在我们的脑海里,别人就会成为另一个“自我”,并且和“自我”比赛自控。反之亦然:我们的行为也影响了其他无数人,我们做的每个选择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或诱惑。这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提高我们的自控力,找一个有相同目标的人一同去完成我们的目标会大大提升我们的自控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容易受到别人的反面的影响,诱导我们背离自己的目标。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冥想能够提升自制力,提升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2、降低呼吸频率有助于将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这样几分钟后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能克制欲望、迎接挑战。
3、充足的睡眠和锻炼有助于获得更强的意志力。
4、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5、找一个有共同目标的朋友或者团体,协助你完成目标。
“自控力最强的人不是从与自我的较量中获得自控,而是学会了如何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如果说真的有自控力秘诀,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一个,那就是集中注意力。当你作出决定的时候,你需要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让它自行其是。你需要意识到,你是如何允许自己拖延的,你是如何用善行来证明自我放纵是合理的。你也需要意识到,奖励的承诺并非总能兑现;未来的你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陌生人。你需要看清,自己身处的世界,无论是销售陷阱,还是社会认同,都在影响你的行为。当你的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或者你即将向诱惑投降的时候,你需要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你需要记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能真的让你更快乐。“自我意识”能帮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能想到的对“意志力”最恰当的定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自控力》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