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套装共6册)》读后感_1900字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套装共6册)》读后感1900字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套装共6册)

易中天

26个想法

◆ 灵魂是个流浪汉

>> 万物皆有灵,灵魂可转世,这就是最原始的人生哲学。

◆ 凌晨五点

>> 也是一个春天的故事,女人含苞待放,男人旭日东升

◆ 后记 破冰之旅

>> 尽信书不如无书,无怀疑即无学问。怀疑、批判、分析、实证,加起来就是科学精神。有此精神,就不会死读书,也就会有直觉。

◆ 没有后悔药

>> :大同讲帝道,小康讲王道,乱世讲霸道

◆ 分道扬镳

>> 在荀子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并不仅仅就在两腿直立遍体裸露(二足而无毛),而在于有道德。荀子说,水火有物质无生命,草木有生命无感知,禽兽有感知无道德;唯独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这才最为高贵。[插图]

◆ 民主的模样

>> 因为民主的要义,就是“主权在民,政权民授

◆ 一刀两断

>> 经济独立的结果,是人格的独立;人格独立的结果,则是意志的自由。事实上,一个人只要不必依靠别人的施舍和恩赐过日子,他就不必看别人的眼色,听别人的摆布

◆ 走向平等

>> 用契约管理社会,在希腊人那里丝毫都不奇怪。作为商业民族,他们早就意识到处理事务和关系,物比人好。这个“物”就是货币和契约

◆ 费城对接雅典

>>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自己中间建立起政府…

◆ 巫术的儿子

>> 巫术,为什么必须有?为了肉体的生存,也为了灵魂的安顿。

>> 哲学是对超现实超经验之抽象问题的思考,宗教则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神秘存在的相信。所以宗教靠信仰,哲学靠思辨,科学靠实验,工具靠使用,巫术则靠操作,同时也靠幻想和直觉。巫术,就是直觉、幻想,再加操作。

◆ 泾渭之间

>> 不安于现状,不安于小康。划清田界,装满谷仓。备足干粮,背起行囊。干戈斧钺,全副武装。我们这才奔向远方。

◆ 斯芬克斯之谜

>> 历史的经验证明,任何一个政权,忧患则生,安乐则死。个人也一样

◆ 空头支票你要不要

>> 信仰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地相信

◆ 尤物夏姬

>> 文文静静的你,那样美丽,那样美丽!我在城角等了半天,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原来你悄悄躲起,你真调皮,你真调皮!送我什么没有关系,只要是你,只要是你

◆ 后记 年轻就是好

>> 《月出》──月亮出来皎皎的,姑娘容貌娇娇的,姑娘身段高高的,我的情思悄悄的。

>>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年轻更好的了。一个人再有权,再有钱,再有地位,都买不来换不来年轻。年轻,就可以胡思乱想;年轻,就可以个性张狂;年轻,就可以不管不顾;年轻,就可以神采飞扬。年轻人是有特权的,因为他少不更事,因为他血气方刚,因为他来日方长。

◆ 后记 这格子不好走

>> 一部好的史书,史观是不能没有的,那是灵魂;史识是不能没有的,那是骨骼;史料是不能没有的,那是血肉;史感也是不能没有的,那是神采。没有神采

一部好的史书,史观是不能没有的,那是灵魂;史识是不能没有的,那是骨骼;史料是不能没有的,那是血肉;史感也是不能没有的,那是神采。没有神采就没有魅力,历史也就仍然是手术台上的木乃伊。

>那不是我要的东西。

史感的获得当然要靠同理心,但同时还需要一项技术支持,这就是还原现场。还原现场才能身临其境,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这就决定了本书不能是剧情梗概,而应该声情并茂,栩栩如生。

也就是说,只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问题是如何取舍。

首先看是否不可或缺。比如齐桓称霸和商鞅变法,分别是春秋和战国的两件大事;田陈代齐和三家灭知,则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 治国还须庶人剑

>> 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后行

◆ 儒家小康社会

>> 大同和小康,是两种社会,也是两个时代。在大同之世,人们讲诚信,爱和平,男人有职业,女人有归宿,弱势群体有人照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守住你的王冠

>> 人际关系也好,国际关系也好,都是利益关系。只不过,利益的获取,最早是“揖让”,后来是“巧取”,现在是“豪夺”。如此

◆ 要做就做大丈夫

>> 什么是大丈夫?万物皆备于我;不怨天,不尤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插图]

◆ 中庸与反调

>> 那么,什么是中庸?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第一句话好理解。孔子有句名言,叫“过犹不及”。 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做过头了,等于没做到,弄不好还会更糟糕。怎样才对?不缺位,不越位,不过头,不掉队。凡事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

◆ 孟子:人性向善

>> 告子的态度很明朗,观点也很鲜明:一、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它就是人的天性;二、人的天性就是饮食男女,即自然属性,叫“食、色,性也”;三、作为自然属性或人的天性,人性无善恶。[插图]对此,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套装共6册)》读后感_1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