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读书》读后感1200字
文/蓝小云
耐着性子终于读完了詹志宏的这本Have Book will Travel.最初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主题,而是他写给自己妻子的话:
一位认真的作家、一位聪明的厨子、一位天生的美食家,以及一位热情体贴、大方慷慨的朋友。在这本书中的每一场旅行,都有她低调而坚定的身影陪伴。
那么,这本书的第一读者或许不是他同样出色的设计师儿子詹朴,而是他默默低调的妻子了。我最喜欢秘密了,于是我就这样读了下去。
詹志宏是台湾乃至整个华文世界的“互联网教父”,早在马云淘宝之前就开创了网购平台Pchome,他曾是台湾两份最大报纸的总编辑,是滚石唱片草创阶段的策划,电视台当企划,城邦文化的创始人。
罗大佑曾开玩笑似的建议他干脆开一个个人名片展览,梁文道说,他最大的失算,其实可能只是他走得太快,没想到时代与运势自有自己的步伐。
这样的履历像是好几个人的人生,我被这样的教父吸引,更多的是他背后的女子,为他的事业所注入的女性的坚毅、温暖与搀扶。
或许爱读书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靠旅游指南旅行的人多多少少有点书呆子的滑稽,但这位可爱的老头,还是一头埋进书里,一头脚踩大地,验证着行与知的完美融合,也同样从自己最爱的书里寻找共鸣的满足与乐感。
印度的香料、咖喱、地毯,非洲的丛林法则与天泽,巴厘岛的独木舟,日本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像是对着自己年轻的自己的分享:“也许过了三十年才抵达,但最终我们还是到了当年那些看着书想象中的地方。这里还跟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旅行是孤独的人在寻找不孤独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独的人在寻找孤独的方式。诗人们都说,身体和灵魂必须得有一个在路上。
我们活着的这个时代,早已没有了发现新大陆发现世外桃源的可能性,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用科技和网络图片讲述等传了出来,似乎再也没有了探险家的时代。
于是我们想象的空间更少了,我们足不出户也能感知不同空间的奇妙,当我们的好奇心不断地被满足,我们就失去了很多的乐趣和神秘。
面纱一层一层的被揭开,我们有的只是逃离熟悉的人群厌倦了的地方,来到另一块领域寻找新鲜感,最终我们还是会回到老地方。
其实中间也是拿起读了又放下,又再次拿起读完的,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睿智的长者在跟你讲诉一段经历,语言平常,但真实、真心也足够真诚。
而我被他吸引的不是故事中的情节,而是一位入时多年的学者长者老者对大自然,对这个世界的美而惊叹,对这个世界的未知而像个小孩子般渴求的欲望。
或许,每个旅行者的旅行都是那样的独一无二无法复制,因为每个个体的阅历、经验、视角、感悟和关注点都是不一样的,对世界的旅者来说,自己参与的,才是真正的旅行。
而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分享,而在于感恩。感恩自己的生命与读书与旅行有关,感恩自己的生命在路上,浸染自然触摸自然,感恩自己的生活,可以拥有世界的美景和生命,可以拥有那颗时刻跳动的心告诉你,你在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