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读后感1000字
这段历史真的是太乱了。也许人们就喜欢看这样的宫廷秘事和权力斗争吧。
书名叫《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但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被深深打上太平公主烙印的时代吗?在我看来,“太平公主时代”的提法根本不成立。
在最后对太平公主进行评价时,蒙曼老师提到,太平公主是一个为维护李唐王朝立了大功了人。她参与神龙政变,拥立中宗;策划唐隆政变,拥立睿宗。这两次出手确保了李唐皇室的继承。但这又如何呢?维护李唐王朝并不能说明她有多伟大,这只是客观效果而已,她的出手,其初衷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权势罢了。
太平公主终其一生都不能达到母亲武则天的高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格局太小。太平公主至死都处于争权夺利的道路上,在这一点跟她母亲完全没法比。而她那一点还算杰出的政治才能,也未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放出更大的光亮。
如果用她麾下的人才来证明她的政治才能,这一点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尽管有许多奇能异士为她效力,但多是野心家投机者,能力有之,操守全无。这个操守全无,可不只是小节有亏,左右逢源改换门庭简直是家常便饭,虽然也不好在道德上做过多批判,但作为士人,如此没有气节,总归是让人不齿的。这和曹操的“唯才是举”便又差了一个档次了。
而且,她手下之所以能够聚集着那么多能人,倒也不全是因为她自己多有才能。在我看来,因为睿宗得位本来就不那么服人心,所以政变的两个主要人物,太平和三郎隆基,自然就成了权力的中心,而这两人之间的权力争斗,让人看了乏味,人性的自私显露无疑。有太平和隆基在,睿宗李旦就像是傀儡一般,朝野上下便很自然地找靠山选边站了。
可是很诡异的是,看起来权势熏天的太平公主,在后面的分析里,其权威竟然来源于看起来毫无主见、全无缚鸡之力的哥哥睿宗,以及中枢的几位宰相。虽然在拉锯战中,隆基的帮手一个个被调离中枢,可是一旦隆基军事政变搞定了太平阵营的几位宰相,控制住了睿宗李旦,太平就只能选择束手就擒了。看起来不可一世的太平,就此轰然倒塌。时也势也?政治斗争实在是看不懂。
而睿宗李旦,更是一个奇葩般的存在。从小在强势母亲的“关爱”下长大,性格懦弱得不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也开始膨胀了,想在隆基和太平之间玩平衡,可是又没有这个政治手腕,怎么弄都像是个跳梁小丑。
混乱以后又是秩序,经过这一段的“脏唐”的权力斗争,开元即将粉墨登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