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鸟》读后感1000字
剧情不可谓不荒诞,黑色幽默的气质确实充斥着冯内古特的奇思妙想,光怪陆离的故事发展,完全出乎意料。说实话,其实没有明白作者是要表达什么,也可能是对水门事件的了解不够深入,很多点没有get到。
作者以分别爱过的四个女人作为时间的间隔,来描绘不同时间段自己的经历,其中穿插着大量的历史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是以整个人生作为单位,来阐释囚鸟这个概念。年轻时,不懂人生不懂爱,听凭别人的安排,到头来失落失望失去一切,但纯真又是那么美好珍贵。青年时经历了战争,感受了不少黑暗,尤其是作者作为俘虏,亲历了盟军自己的战争罪行,对正义的怀疑,往往让冯内古特对战争描绘的立足异于别人,这一次落在了主人公的妻子,集中营的幸存者身上,虽然黯淡却也平静,战争带来的冷峻,与战后的激荡所形成的鲜明对照,阐释着人类往复循环的困境。中年时,被动的妥协,追随强者,谎言,卑鄙,不择手段,期间经历了麦卡锡反共运动,经历了越战,经历水门事件,主人公从看似成功的人生赢家别成了替罪的阶下囚,命运的钟摆无情的摆动。当主人公自以为看透了政治,看透了时代,看透了人生,终于从监狱中出来,兢兢战战重新回到社会,作者笔锋一转,展开了一个完全预料不到的剧情,以作者第三爱的女人的突然闯入,展开了一幅魔幻现实主义的神奇画面,言之凿凿的阴谋论调,同时也是深深的讽刺。社会制度僵化,即使民主之下,个体也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人沦为社会机械中的一个齿轮,个体的所作所为只是整个机器惯性传递,所谓命运的巨变,与其说是个人的奋斗的成就,不如说是受到了命运的眷顾。虽然充满了宿命论,但主人公的结局又显示了某种作者心底的不愿认命,要以这样一个大大的玩笑,打碎铁板一块的宿命。结局令人不禁一笑,然后又陷入了怅惘,反抗很激烈,但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命中或许就是注定的,所谓挑战,只是满足自己内心的自尊罢了。
二十有余的我,也接触了多多少少的人与故事,也渐渐信服命运之说,很多结果其实在故事发生的时候已经确定了,命运或许是真的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境,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信我们内心相信的。囚鸟并非什么可悲的事,如果我们注定要被囚禁,注定没有真正的自由,那也要努力找寻心灵中的无限可能,肉体可以被困住,精神永远无法被阻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囚鸟》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