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宇宙史》读后感2200字
对书的评价大概是这样的:
三星:没必要看;
四星:值得一看;
五星:值得一看再看,买纸版书收藏。
显然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跟《苏菲的世界》一样的手法,用导游的方式带领读者一一领略浩瀚宇宙的极大和极小,例子与文风特别好理解,应该也要感谢译者,从他的译后记看得出来译者是个很实在的人。
第一部分作者先从天文概念着手,介绍了行星恒星星系黑洞以及可见宇宙的基础概念。
这基本上很多书和科普文章都会说到的,不过对我而言也涨了很多知识,比如恒星保持稳定大小的原因、可见宇宙为何只有137亿光年的半径以及可见宇宙外部是什么?
第二部分讲的是宇宙的膨胀、宇宙的三大原则、引力的形象解释、大爆炸的证据。
第三部分进入高速邻域,主要是讲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得很形象。
第四部分开始从极大尺度进入极小尺度,介绍基础粒子,包括夸克与胶子等,还讲了电磁力、强核力以及弱核力。相对于爱因斯坦的理论,这部分主要在讲量子理论。
第五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和融合,能否找到统一四种作用力的理论?场与能量,大爆炸与时间,场的波动会产生粒子,但不可能凭空创造出某种东西而不付出代价,进而引出了反物质的概念。
第六部分是精华,介绍了量子叠加、暗能量、暗物质和奇点,还有霍金的黑洞辐射。
第七部分也就是最后,主要阐述当前理论的困局以及前沿的几种理论,包括宇宙暴胀及平行宇宙(弦理论)。
读的时候除了有知识汲取的快感,还有精神洗礼。除了科普方面的知识,里面其实也讲了作者对研究的理解和解释。
没有人能够事先知道朝着哪个方向航行,他们能够找到岛屿或大陆,必须经过许多探险家的失败,才能铺就通往伟大发现的道路。运气的确存在,但无法被依赖。以过去的发现为基础,是一条更可靠的捷径。只有理解先行者的困难,才能真正体会先驱们有多伟大。
对于平行宇宙的有个很有趣的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如果你能克服自私的障碍,你就永远不需要悲伤。任何时候,位于这里的你遭受什么不快,在无穷多的平行宇宙中无穷多的其他平行的你正因躲开了这个坏消息而满心快活。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阿Q精神。
里面还提到了理查德·费曼(我的英文名就是Feynman,哈)说的一句话,只有一个人能给出多个不同理由来解释某现象为什么会发生的时候,他才真正了解了这个现象。这说得很对,像我就无法很清晰而且多角度地解释出自己看完书后学到的东西,这就是很明显的囫囵吞枣,需要再看几遍。
因为很多理论无法进行实践,只能做思想实验,一个很出名的思想实验就是薛定谔的猫。就像爱因斯坦,他也是靠思想实验才描绘出他的狭义相对论,所以才有那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宇宙如此之大,粒子又如此之小,仔细想想这些概念和它们所含的意义,会让人在人生观世界观上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宇宙尺度上,一切以光年、亿年为单位,人类的一切,更不要说个人的努力和活动,究竟有多少意义?一种不可思议的深深的孤独感突然击中了你。 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我们的宇宙怎么可以这么大,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又如此渺小?我们是不是永远注定会被迷失在空间与时间之中,并因为我们意识到这一事实而备受折磨? 当面对宇宙这个尺度思考时,或许会变得消极起来。而在另一个意义上,正是蕴含在这物理学和宇宙学本质里的宏大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可贵,我们又应该如何行动,才能不辜负在这个宇宙里自己独特而奇妙的生命?向上还是向下这取决于自己。
部分重要概念(很小一部分,懒得整理了)
恒星
靠核聚变释放能量,并与星体本身的引力的相抵消,进而保持稳定的大小并持续释放光和热。核聚变燃料用尽时,引力将打破平衡,恒星塌缩而变得更紧密,直到核聚变再次被点燃,但这次核聚变发生的场所不是在内核,而是在离表面更近的地方。这次核聚变将大于引力,恒星表面将被推开,体积变大,喷出更多更重的原子。最后,这些原子与周围其他死去的恒星残骸混合在一起,变成星尘,形成巨大的星云,或许,在将来成为新世界产生的种子。
临界最终散射面
这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可见宇宙的边缘。宇宙大爆炸后的38万年内整个宇宙都是不透明的,之后宇宙才开始透明,光才能自由传播。那个时刻距今已有137亿年,这也是可见宇宙的半径为137亿光年的原因。从地球往宇宙边缘出发,最终就会到达这里。
时空
不是一块平平的橡皮膜,而是一块具有体积的空间加上时间。时空在它所包含的物体周围弯曲和拉伸,不管那种物体是质量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
引力与光速
引力来自“什么也没有”,也就是说,来自宇宙的基本构造(即时空),会是什么情况?让我们想象一个很重的球被放在一张被拉紧的橡皮膜上。橡皮膜会在球的周围向下弯曲。如果你在橡皮膜上涂上肥皂,任何在橡皮膜上行走的东西——比如一只蚂蚁——如果走到弯曲的部分,就会滑向那只球,向下滑。对于那只蚂蚁来说,这种效果就如同引力。宇宙的构造或许是一个3D或者4D不可见的膜。引力就仅仅是宇宙弯曲的结果,当一个人跌落时,并不是有一个往下拉的力让他跌落,而是他沿着宇宙构造中一个不可见的斜坡滑行而已
若是你以光速运动,那么别人的时间相对于你而言就变快,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生老病死的整个过程,但你的时间却只过了几秒。想达到同样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巨大的引力。若是掉入黑洞平面下(假设不死),在里面回头看就可以看到星系在时间与空间中高速移动。它们中的一些移动速度如此之快,甚至在你的视网膜上留下了一道尾迹,在宇宙留在你眼睛中的印迹里划出一条条稍纵即逝的光迹。等你以量子态从黑洞中逃逸出来时时间也同样过了很久。
....懒得写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_2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