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_2000字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

关于挣扎  毁灭 与成长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
这是一部典型的意大利女性主义小说。它们以史诗般的体例,描述了两个在那不勒斯穷困社区出生的女孩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费兰特热”。
《纽约客》评价此书“费兰特写作没有任何边界,她会将任何一个念头腿至最极端的结论,同时又能回到其最根本的起源。”
然而,除了小说本身的关注和评价外,还有关于对作者费兰特本人的推测。费兰特是个笔名,从未在大众视野中出现过,媒体和评论家从其自传性色彩强烈的笔触中判断其为女性。她的隐姓埋名在现代社会中似乎给小说又增添了一股神秘色彩。在小说中对于意大利当时的暗杀暴力,作者毫无隐瞒的叙述,她有意隐藏身份,大概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吧。毕竟,当前社会中,意大利的局势似乎并不稳定,黑手党依然在制造慌乱和恐怖。费兰特的笔触犀利丰满,以致于读者无法将她与小说的“我”区分开,所以下面会以“费兰特”作为小说中的“我”来叙述。
在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的这四部小说里,有土生土长于那不勒斯城区的多个家庭以及人物,他们大多数生长于那不勒斯贫穷社区,并与费兰特和莉拉之间有着各种琐碎情感的纠葛。
小说的政治背景显现于费兰特的字里行间,意大利墨索里尼组成新政府后就开始推行法西斯统治。暴力,暗杀,恐惧紧张,肮脏···充斥在那不勒斯以及意大利的每个城区,和显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政府更迭频繁。在这部小说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贫困社区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他们与这个跌宕的时代纠缠在一起,他们试图摆脱、改变,却又不得不深陷其中,他们向往离开,但那不勒斯社区已经深深烙在他们的身体里,这就像一个命运的漩涡,在中年以后,经历了婚姻生育之后的这些女人,突然间发现,他们似乎重新开始了父母那辈人的生活,甚至于她们的孩子,也相继登上了这个“欲望和暴力”的舞台。
人物个体的力量在大时代的巨大洪流下显得是那么微乎其微。奥登在《1939年9月1日》里写到:“愤怒和恐惧的电波
在这地球上光明的
和黑暗的土地上传送,
将我们的私生活扰乱……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以男性和教会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状态也成为这部小说另一处扎眼的底色。这种描述从费兰特的笔下清晰可见,似乎能将读者置身于其中,读者能感受到父母的严格管束,在贫穷的男性主导下,女性作为附属品成为赚钱的工具,并深深依赖男性,她们要忍受丈夫的暴力,背叛和抛弃,并将之赋予其成为一个男人的尊严和权利。就连同为知识分子的费兰特和其丈夫,在结婚后一样经历了男权主义下的婚姻生活。她真实而又生动地反应了当时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
但是,即便在这种琐碎抓狂的生活主流状态下,费兰特笔下的女人们依然勇敢独立,她用尖锐的笔触去描写女性身心的骚乱和反叛,如此深刻,透明。那些丑陋、欲望、胆怯、嫉妒、虚伪真实、焦虑愤怒的内心被一层层剥开,在费兰特笔下铿锵有力地盾击着读者。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小说里提到风光秀丽的伊斯基亚岛。在《新名字的故事》里费兰特和莉拉去度假的地方。在这里,她们遇到了尼诺并发生了一连串改变她们一生的故事。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以致于我把每一行字都用重重的波浪线标注出来,在这部分,埃莱娜挖掘出自己内心一种最柔软最丑陋最悲哀的灵魂,那种一度失去自我平衡的疑惑和焦虑。也正是这种情感将她不断推向《新名字的故事》。
费兰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莉拉,这个造物主的形象。这样一个角色的塑造,似乎也是在宣扬着对女性主义的向往。她聪明智慧,美丽妖娆,内心丰满而又勇敢隐晦,她是一道藏匿于黑暗中的光,她似乎洞察一切却又拥有着时刻能自我毁灭的危险。和费兰特一起,这两个姑娘在她们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在不停的塑造自我影响别人,也在不断的自我摧毁,寻求出路,就在这种重塑和摧毁之间获得成长。
在《离开的,留下的》里面,费兰特写道:“她的影子刺激着我,有时候让我觉得沮丧,让我泄气,有时候又让我充满自豪,但从来都不让我安宁。”当费兰特以一个成功的知识分子作家的身份重回那不勒斯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激烈,她们之间琐碎纠缠的瓜葛,并没有因为莉拉的消失而失去。
高晓松在一期节目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我想,这就是每个人人生中都会有的情感吧,每一个对我们重要且深刻的人。
在看完第三部之后,脑海里似乎已经形成了三分之二的圆弧,期待第四部的《失踪的孩子》,在最后结束的时刻,虽然是悲伤的结局,但我想,她们应该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带着嫉妒也好,爱也罢,她们依然在重塑和毁灭中成长。
也许某天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干净整洁优美的街区,我们能与费兰特擦肩而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_2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