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纪念版(经典译林)》读后感1800字
这本书让我燃起了写文章的欲望
强烈的分享欲
过去一年是忙忙碌碌的,阅读时间一点一点被压榨,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忙于工作,忙于找工作,忙于写论文,忙于各种琐碎
人在浮躁的时候,最难静下来好好阅读,也最需要静下来好好阅读
阅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当我不能勇敢地走向世界、拥抱生活时
她是一座美丽梦幻的彩虹桥
这种知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平衡的
但,依旧十分美好《荆棘鸟》这是三代人的故事,一个家族的史书以女性为中心视角展开,从菲到梅吉到朱丝婷
一开始的阅读是有些枯燥无味的,就像克里利一家初始的生活
隐隐约约记得看过这本书的部分
因为初始的压抑是类似的
而唯一的色彩应该只有梅吉的纯真可爱和弗兰克躁动跳跃的心
而当周围的环境、社会、时代都在打压、磨灭这种绚丽
而这绚丽也确实在混沌中渐渐失色时看下去的兴致确实不高
不奇怪的是,看完整本书后,你会理解前面的苦涩
甚至也能在那种苦涩中看出菲与帕迪那含蓄无言、苦楚平淡的爱。
转折是拉尔夫神父的出场,从一开始的描写中,你似乎就能看出他与梅吉注定有一场难解的缘
如果简单地以为这是一场跨越教会禁忌的恋爱
那和我一样,最开始就小看了拉尔夫和梅吉
一直到这里,我才把人物和荆棘鸟联系起来
“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是的,在帕迪去世以前,我一直没有理解菲也是作者想表达的那只迷途的荆棘鸟
盲目、含蓄而无望
菲的歌声或许别人没有听到,但在帕迪死的那一刻,呼的润色了她前半生的挣扎与隐忍,是的,她是爱他的
梅吉的倔强一如菲,如果有什么性格特点是这三代女性所共有的,那就是倔强。
文字是鲜活明显的,她与拉尔夫从头到尾的每一处文字,你都能看到其中的情感的克制与冲动,冲突是明显的
我想他们的爱情是——苦中作乐
他们都明白自己的选择,拉尔夫知道自己放不下那个所谓的神圣的使命,他首先是上帝的,或许说,是他自己的。同时,他也明白,他已经和梅吉斩不断了
那种联系哪怕再弱,也会像镣铐一样时不时折磨着他,时不时使他得到慰藉。
而梅吉呢,她战斗过,哪怕是像小偷一样从上帝那偷走一小部分
她也快乐着
在许多愚蠢的决定后
她以为那是最美的歌
直到荆棘插入的那一刻她不得不接受
美好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属于她的,终究会离开
戴恩或许注定是要离开的
也许就像拉尔夫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他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是愚钝,而是从未让这种疑虑走进他——戴恩一定是完美的
最喜欢的怕是雷恩和朱丝婷了
从拉尔夫第一次用手电照亮雷恩的脸开始镇静、从容
喜欢朱丝婷给他的新名字
他不仅是朱丝婷的雨水,也是德罗海达的雨水
朱丝婷的命运一直让我对梅吉有着些许的难以释怀的怨恨
可是另一方面,我又喜欢着她那冷漠而孤僻的性格
仿佛从一开始就知道作者要通过她把克里利家连根拔起,把德罗海达连根拔起
终于要远离那干旱、荒凉、广阔的德罗海达了
尽管有时候它是美丽而充满生机的
但从那场大火中,从那魔鬼桉像爆裂似的炸开,从那脱落的红色树皮,从那橙黄和白色相混的火舌,我感受到了自己沉醉过那样的草原生活,但最终是想逃离的,甚至想要看那燃烧的火红画面
小时候看过不少森林起火
但都是远远地望见,不敢靠近,也更多地是感到怜惜和痛心
可是书中的描写让我觉得,那是一个时代即将结束的象征,那是大雨即将冲刷德罗海达的预兆,一切将是焕然一新
就像雷恩的出场,他是未来默默守护、坚守的那个人
他在不断地中和,引向莫名的和谐
梅吉和朱丝婷的和解来得很慢很慢,因为这是德罗海达的终结,也是它的另一个开始。
有些情感,即使不说,也是无法斩断的,他们的关联是那么地隐秘而强烈
就像是菲、梅吉、朱丝婷三个人的爱情,逃不开彼此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克里利家族的其他人。
每个人都在唱着自己那支小小的曲子,相信这是世界从未聆听过的最动听的声音。难道你不明白吗?
咱们制造了自己的荆棘丛,而且从不停下来计算其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是非常值得的。
希望你能认可并唱出自己喜欢的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荆棘鸟:纪念版(经典译林)》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