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_1600字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1600字

说实话,其实看完《芳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或许自己本来就不太敏感吧,又或许是在我看来,世事本就是如此,从过去到未来,从青春到年迈,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喜,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悲,每个时代的定义不同,历史使命也就不同,而我们每个人终其一身,都在穿越不同的时代,直至生命的尽头,时代因我们而改变,我们在改变时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用感叹什么所谓物是人非,也不用纠结太多一去不归,以为早已人非故人,事非往事了。

看见有些朋友在感慨那个年代的愚昧无知,也有些朋友感叹现在的人心不古,还有些朋友说现在的人追求的东西越来越浮夸,都忘了本。

怎么说呢,看大家自己怎么理解了吧,首先我觉得愚昧这个东西是相对而言且永远存在的,打个比方:

那个年代的人也会觉得再上个年代的人麻木不仁,从封建王朝到军阀割据,再到列强侵略,没有自由、没有平等,没有人权,大多数人还不懂得奋起反抗,依然裹小脚,信鬼神......因此,他们觉得自己拥有最先进的思想,那个社会体制是最好的,以前的人是愚昧的;

而现在的人觉得那个年代的人盲信盲从,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容易被煽动而丧失理智,产生极端情绪......因此,我们认为他们是愚昧的;

那么现在的人就不愚昧了吗?若干年后的人们,每当看到书中关于现在的历史时,不由得也会感慨,哎,那个年代的人,为了买一套房子做牛做马;为了混个编制削尖了脑袋挤破了头;为了孩子上学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难以理解,不可理喻,真是一个愚昧的年代啊......

愚昧,永远是需要用更加先进的思想、文化、体制等去对比得出的,我们愚昧着,所以我们不断进步着,这是好事,没必要有什么好感慨的,愚昧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不会完全存在,一种是在文明的起点时,一种是在文明的终点时。

其次,我并不认为现在人们的道德水准相比于过去是下降的,反而我更加觉得这种水准是在不断提升之中,只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社会形态发生了改变,所表现的状态也就随之变化,但是道德观的本质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并且随着教育的普及化,这些也会慢慢融入到社会的底层架构之中。

我理解那个年代对于英雄的推崇,我也能理解现在这个年代的所谓浮夸,原因很简单,每个年代的历史使命不同,所呈现出来社会状态就不同。在那个国家统一不久,内忧外患,战争不断的年代,需要树立标杆,所以浓墨重彩的制造英雄,包装英雄,神化英雄,给大众以精神寄托,尽量把个人的欲望降到最低,形成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转移内部矛盾,这样才能使国家挺过难关。

而在当下的时代,我们已经进入了成长期,那么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以经济发展为先决条件,不断推动社会、文化、科技等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个人价值,那么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变了,内外部的环境都变了,社会所呈现出的状态自然也就不同了。

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基本道德标准都没变,我们只是不再需要漫天遍地的条幅,口号,大字报了,因为随着我们的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那些东西已经失去存在的必要了。就像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句话一样,重点就在于心中,那究竟是什么在心中呢?是助人为乐的精神,而不是海报。

看不见的,不代表失去或者下降了,而是正真被大众所接受,所认可,更重要的是,被大众所理解了,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与意识当中。

最后再说下,很多人说现在负面情绪、现象多了,社会风气不好了等云云,这点我不置可否,我只想说,这些东西多了还是少了我不敢说,但是有两点是需要知道的,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任何消息都能得到快速传播,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官方媒体这唯一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前少不到表没有,而有可能是传播不出去,现在暴露的多了不代表就是不好,最少暴露在阳光下,才能被改善。

2、正常情况下,你是可以公开发表你的想法及言论的,不会再担心文字狱、挨批斗或是查水表之类的事情发生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