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_3500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3500字

专注时间、人、贡献赋予你卓有成效!

有读必写-----------NO.33

本书在管理学上多名牛X,我就不需要在这里吹一了,直接说重点。

主要还是管理者的单位时间价值,因为每个人都有24小时,为什么其他管理者24小时的贡献和自己的24小时贡献不一样呢?这里面还是需要把时间做一些整理。

个人时间管理四项线与工作管理时间四项线

  • 个人时间管理四项线

收益解释: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

半衰解释: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高收益】

⑵ ┃ ⑴

高收益┃高收益

短半衰┃长半衰

【短半衰】 ━━━╋━━━【长半衰】

低收益┃低收益

短半衰┃长半衰

⑶ ┃ ⑷

【低收益】

  • 四项时间投资

⑴项线→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⑵项线→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⑶项线→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⑷项线→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 工作管理时间四项线

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的划分有利于我们对时间进行深刻的认识及有效的管理。

第一象限:高成本→高转化

这个象限包含的是一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这一类的事情具有时间的紧迫性和影响的重要性,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首先处理优先解决。它表现为重大项目的谈判,重要的会议工作等。

第二象限:高成本→低转化

这二象限不同于第一象限,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或者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的建立维护,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象限:低消费→高转化:

第三象限包含的事件是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紧急但并不重要,因此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多人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紧急的事情都显得重要,实际上,像无谓的电话、附和别人期望的事、打麻将三缺一等事件都并不重要。这些不重要的事件往往因为它紧急,就会占据人们的很多宝贵时间。

第四象限:低消费→低转化:

第四象限的事件大多是些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的紧迫性,没有任何的重要性,这种事件与时间的结合纯粹是在扼杀时间,是在浪费生命。发呆、上网、闲聊、游逛,这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的生活方式。

■马上做:如果你总是有紧急又重要的事情要做,说明你在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设法减少它。

■计划做:尽可能地把时间花在重要但不紧急(第二象限)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减少第一象限的工作量。

■授权做: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处理原则是授权,让别人去做。

■减少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尽量少做。

阅读目录:

  • 1-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 2-组织浪费时间的因素?
  • 3-管理:重视贡献,不做老黄牛。
  • 4-发挥其长处,用人所长。
  • 5-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长?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这三个步骤,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

  • 记录时间
  • 管理时间
  • 统一安排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时间是一项限制因素。任何生产程序的产出量,都会受到最稀有资源的制约。而在我们称之为“工作成就”的生产程序里,最稀有的资源,就是时间。

时间也是最特殊的一项资源。在其他各项主要资源中,资金一项实际上是相当充裕的。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了解到,制约经济增长与经济活动的,并不是资金的供给不足,而是对资金的需求不大。

  • 可以试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

1.问题一: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将时间记录拿出来,逐项逐项地问:“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

2.问题二:“时间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

3.问题三:还有一项时间浪费的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但有一个简单方法可以诊断出来:去问问你的下属。

组织浪费时间的因素?

1.首先要做的是,找出由于缺乏制度或远见而产生时间浪费的因素。应注意的现象,是机构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同样的“危机”。同样的危机如果出现了第二次,就绝不应该再让它出现第三次。

2.人员过多,也常造成时间浪费。记得我初学算术时,曾有这样的问题:“某工作2人在2天内可以完成,4人一起做,需几天完成?”这样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答案应该是1天。但是在一个组织里,正确答案将可能是4天,甚至于是永远无法完成。

3.另一个常见的浪费时间的原因,是组织不健全。其表现就是会议太多。所谓会议,顾名思义,是靠集会来商议,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

4最后一项浪费时间的因素,是信息功能不健全,另一种同样常见的现象,是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当。其后果有时更为严重。

例如人数过多、组织不健全或信息系统失灵等等,有时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改善的,但有时也要花费许多时间和耐心才能改善。

管理重视贡献,不做老黄牛。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他常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他强调的是责任。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可是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重视勤奋,但忽略成果。他们耿耿于怀的是: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抱怨自己没有职权,结果是做事没有效果。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

发挥其长处,用人所长。

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

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管理者要运用人的长处,面临的第一关即在于择人。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长?

1-原则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职位必须由人来担任,是人都可能犯错。因此,他们绝不会设计一个“不可能达成”的职位,换言之,不会设计一个“常人”不可能胜任的职位。

2-原则二: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这是说,合理的职位,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因为职位的涵盖很广,所以人们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

3-原则三,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换言之,有效的管理者在决定将某人安置于某职位之前,会先仔细考虑这个人的条件,而且他考虑时绝不会只局限于这个职位。

然后检讨下面的四个问题:

  • 1-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 2-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 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 4-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

4-.原则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有效的管理者会问:“这个人在某方面是否确有长处?他的长处,是否确为某一任务所需?这个人如果担当这项任务,是否确能表现得与众不同?”如果答案为“是”,那就不必犹豫,而沿用此人。

总结一句: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
◆淡定的书旨

◇【一书、一点、一行动】

  • 一书:一本你需要的书
  • 一点:你需要的一个知识点,不是书里最重要的一点,你需要的就是最重要的。
  • 一行动:一个知识点,一直长期坚持,通过行动转换到现实。

◇小结:

  • 1-一本书记住再多知识不行动,都是空谈。
  • 2-阅读10本书,每本书先记一点,让自己坚持行动,养成习惯。
  • 3-但是在读完20本书后,也许20本书之前的所有知识,你都会一直行动,这就是时间的复利。

【求赞、求转、求关注】
小结:发文不易,看见既是缘分,且行且珍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_3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