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_4000字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4000字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卡尼曼,这本书的评价很高,去年在办公室的书架就看见了,但不了解写什么,前两周读巴菲特之道中又提到,在读完巴菲特之道开始读本书,读了大概两周时间,花了12个小时,说实话这是本读起来非常费劲的书,也是读起来极其枯燥的一本书,读起来的感受非常像读《黑天鹅》;全书几乎是通过心理学实验来阐述主题,你会发现读完之后只能记住“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可以归纳为直觉;系统2是费脑力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需要集中注意力,可以归纳为理性”,但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有许多启发的,正如如《助推》的作者理查德泰勒评价一般,“这本书会改变你的思考方式,读了它,你对工作、世界以及自己的生活的看法都会有改变”。

1、序言中首先谈到利用闲谈来发现和分析别人犯的错误比分析自己的错误更容易,也更有意思,我们每个人越是在最需要质疑自己的时候越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却可以从他人的真知灼见中受到启迪。例如我们看很多商业书籍,前期非常辉煌时,一把手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可以成功,对风险的敏感性会降低,导致一败涂地,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别人的错误对照自己。

2、《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一队穿白球衣、一队穿黑球衣,观看短片的人需要数出白衣球队的传球次数,忽略另一队的传球次数,短片中间套着大猩猩服装的人走过球场,出现9秒,上万观看的人约有一半人没注意到)展示给我们当人们太过专注于某件事时,就会屏蔽掉其他事情,即使是平时很感兴趣的事业不例外,告知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3、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毫无保留接受系统1的建议,这也是我们会相信最初印象的原因,并依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当系统1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系统2会被激活(例如:碰到17*24等于多少);当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或者犯错时,系统2也会被激活

4、我们了解到系统1和系统2就会觉得什么事都需要让系统2参与下,保持理性,但是总是质疑自己的想法会使我们的生活非常枯燥,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任何事物占用了大脑的工作记忆,都会削弱你的思考能力。

5、瞳孔是衡量与思维活动形影不离的胜利刺激标尺,你的瞳孔大小会随着你努力程度而变化

6、当你对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上需要付出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时间的制约是人们付出努力的另一驱动因素

7、自我控制和认知努力是大脑工作的形式,人若既有认知任务在手又同时受到诱惑的影响,就容易去屈从与诱惑(例如你正在记住7位数字,但是有人端着甜点或沙拉过来给你看)

8、过多关注自己完成一项任务的结果就会给其短时记忆增加毫无意义的思想负担,进而影响整体的表现

9、自我损耗:可以掌控意志和进行自我控制很辛苦,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10、系统2的一大主要功能是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者抑制或改变其他想法。(例如:球拍和球共花了1.10美元,球拍比球贵1美元,问球多少钱)

11、聪明不仅是指推理的能力,也指在记忆中搜寻相关信息和在必要时调动注意力的能力;记忆功能是系统1的一种属性,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放慢速度,在记忆中搜寻所有可能相关的事实。

12、休谟将联想的原则归纳为:相似性、时空相接以及因果关系;麦克白效应指:当人们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了玷污,往往也会引发他们清洗自己身体的想法。

13、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物都会使我们心生偏见,所以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

14、只要情节稍有重复,一种新体验也就不那么新鲜了(可以想下恋爱中第一次的浪漫女生会很感动,但是之后的惊喜就不再惊喜了)

15、只掌握一方证据的人比掌握的双方证据的人更有自信,这说明人们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勾勒出的故事连贯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知道的少反而可以把已知的所有事物都囊括进连贯的思维模式中。所以我们日常做决定不要只看到一份优质的报告或者听了别人一场演讲就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要意识到自己掌握的信息够不够多,其实简单理解就是无知者无畏。

16、目标问题就是你想要作出的评估,启发性问题就是你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的那个更简单的问题,对于有难度的问题,系统1就会找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所以生活工作中要关注这种情况,例如领导交给你的问题,不要想简单化了,也不要想难度化了,我觉得还是要多沟通。

17、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大样本比小样本更精确,小样本比大样本产生极端结果的概率更大。

18、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如何使用:1)锚定效应解释了为什么限量购买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2)在商业谈判中要集中注意力搜寻大脑记忆来抵制锚定效应

19、可得性启发法:亲身经历、生动的图片和鲜活的例子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单纯的文字或是统计数据更容易让人回想起来,一个与你相关的判决错误会逐渐削弱你对司法体系的信任度,其影响程度比你在报纸上读到类似事件的影响更深(案例:夫妻二人记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比记对方的清楚的多,而且可得性的不同导致了对频率判断的不同),工作中对我们的启发是:团队成员会感觉自己做的事超出了自己的分内工作,还感到其他人并不感激自己作出的贡献;但是要明白你的团队里每个成员都可能有同感。

20、我们的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案例:艾拉时间:艾拉是一种化学品喷洒到苹果上调节生长周期并改善外观,有报道说艾拉的大量使用,容易导致大老鼠和家鼠得癌症,引发恐慌,使苹果产业损失巨大)

21、在没有其他信息可供参考时,采取基础比率的方法是最容易的,要明白直观印象通常都会被夸大。

22、“琳达问题”:类似琳达长有头发琳达长有金色的长头发,更多人会选择相信第二种表述;其实还是要优先考虑概率逻辑问题,不要太容易相信直觉

23、统计学基础比率普遍受到轻视,当人们手头有与该事件相关的具体信息时,有时还会完全忽略这一比率。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会(至少暂时会)将自己对某个团体的看法延伸到这个团体中每一个成员身上。其实告知我们就是不要被偏见影响。

24、要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25、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但世界却没有我们想象般的美好,乐观心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性情,偏向于看到实物积极的一面。

26、我们只关注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却会忽视他人的计划和技能。

27、在危机中,极度不确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在风险高的时候承认自己只是在猜测的做法特别不容易被接受,所以假装知道通常是大家的首选。

28、事前验尸:假设我们执行某项计划会惨败,请写下原因,其主要有两个优点:1)决策一般快要制定好时,许多团队成员会受到集体思考的影响,而事前验尸则扼制了这种影响,2)引发了怀疑,助长了支持决策的人去探寻他们先前没有考虑到但却可能存在的危险。

29、在得失都可能出现的赌局中,损失厌恶会产生极力规避风险的选择

30、人们的偏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随着参照点发生变化,第二,改变的不利之处比有利之处更突出,其有利之处包括对倾向于现状的偏见。(在前景理论中,贫困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水平低于自己的参照点。有些商品是穷人买不起的,因此他们总是处于损失中,他们会觉得自己得到的那一小笔钱是减少了损失,而不是所得;这些钱可以帮助一个人向参照点再靠近一点,但穷人缺总是徘徊在价值函数坡度最大的地方。)

31、人们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要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参照点所关注的事现状,但它还会是将来的目标,即没有实现的目标是种损失,超过了目标就是种所得。

32、人们在实现一个最接近的目标后往往不再那么努力,所以要持续努力啊

33、对越来越小的蛋糕进行商讨非常困难,因为即使损失,也要将其分配出去。人们在蛋糕越来越大时,显得更随和,要了解人性。

34、我们的大脑有个有用的机能,他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奇怪、不同或是不寻常的事。所以我们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一情境中,否则我们会高估它的可能性。

35、一个理性的经纪人当然会利用宽框架进行考虑,但人们天生喜欢用的却是窄框架。

36、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1)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例如不幸福的婚姻、没有希望的研究等

2)人们对于由于不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

37、体验效用VS决策效用:

1)峰终定律:整体的回顾性评级可通过将最糟糕时期和最后时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权而评估出来。

2)过程忽视: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案例:为了见恋人一面等多久都愿意)

38、增加幸福感的最简单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时间,你能抽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39、年轻人的目标会影响他们将要经历的事,他们的未来、以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所以一定要设立一个较高的目标。

40、判断某个人是否理性的唯一标准并非是看这个人的信念或是偏好是否合理,二是看他们是否一致。

经济人不会受启发式、眼见即为事实、窄框架、内部意见或偏好逆转的影响,但我们人却无法避免这些影响。

机构要比个人更容易犯规避错误,因为机构人多,自然就会思考的慢,也更有能力按规则行事。

总而言之,读完这本书我们应该有的一个思维是,在别人遇事使用系统1来解决时,我们是不是能停一步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还有没有错误,做出不一样的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_4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