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6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600字

最后花惠如同宣判般陈述的一段话,多么让人震撼啊!对于毫无没有改过之心的罪犯,法律制裁很无力,甚至没有意义,因为既不能为遗族带来彻底的安慰,也不能让罪犯彻底悔过自新。

但是对于有道德感的人呢?犯罪这件事会让他们在受到制裁前的余生,都在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并无法停止地赎罪,对于这样的人,死刑便会彻底抹掉他们将来赎罪的一切对社会有益的可能性。

纱织和史也的故事也很值得回味。

纱织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沉溺性爱后生下孩子,然后再不负责任地埋掉,从此患上抑郁,没有办法再爱人,更无法心安理得生活。

史也更是如此。为了为死去的婴儿赎罪,大学研修儿科,成为了一名救助病患儿的医生,并救下了同为怀孕所困的花惠,并和她结婚,照顾着花惠产下的别人的儿子。

所以最后的出的结论是什么呢?非常让人心痛,同时也让人非常茫然,那就是——法律只对有道德、有羞耻之心、有感情的好人有约束力。

而法律面前,也并没有平等,作恶的人永远无法真正受到惩罚。人性是极其复杂的,同理由人组成的社会,由人制定的法律,往往也是充满矛盾的。

世上哪有什么非黑即白的事情。他人释放的善意不要存有大小之分,别人做的错事也不要分什么罪轻罪重——一切的衡量标准,仅仅能被客体本身的道德裁决而已。如果凡事一定要追究到底,那么人类这种生物的存在,似乎也没什么必须且正当的理由了。这样想来,人也许今后抛却肉体,仅靠精神存在也未尝不可。毕竟所有的事情仅仅是靠精神来评判并维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