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7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700字

王阳明的心法到底是什么?
花了三天读完整本读完整本《知行合一:王阳明》,读罢,已经让我深深想成为王阳明的心学门徒。
说说我那微不足道,浅尝辄止的一点点小理解。
王阳明的心学,与儒家,道家,佛教,禅宗都不同。归根到底,王阳明的心学,在于实践, 这个学问,本质上是入世成大事的学问。
心学是怎么创立的呢?
大概是这样的,王阳明当时苦学道家思路,格物致知,但是,他看竹子三天三夜也悟不出任何道理,之后他去研习佛法,可是佛教讲究让人成佛,可是成佛必然要舍弃人性,比如避世,出世的和尚,家中尚有年长的老母健在,这显然是不负责任,而儒家中的道,包括仁义礼智信太为广泛,需要研习大量的经书体悟。 这些学派皆无法解答他的心中疑惑。 引用一句话《金枝》作者弗雷泽说:“当人类的思维之舟”从其停泊处被砍断缆绳而颠簸在怀疑和不确定的艰难之海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困惑,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抹平这种痛苦,消除这种困惑,那就是,思维之船必须重新进入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和实践的体系之中”。 从此,王阳明不断体悟,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学横空出世。
心学与理学的不同
理学是北宋时期朱熹提出的,他追求“格物致知”, 一切道,从外物中找。 而心学则认为,心即理, 一切理我们都早已知晓,并不需要格物。那需要格什么呢? 格良知就行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本质的内心中那个良知,就是理的本源,我做事追随这份良心就行了。 比如说,我心声爱我的父母,我自然会在他们热的时候给他们扇扇子,在他们睡觉时冷的时候给他们挪被子,我们并不需要在外界去学,并不需要让任何人告诉我们! 我们的本能就是,做善事,内心自然而然就感到快乐,看到他人欣喜,我们就欣喜。 相反,我们要是去做坏事猥琐之事如杀人偷盗,任何正常人不比他人说都会感到羞愧不安,这就是有愧良心,这些我们本能的就知道。但是为什么有坏人呢? 很多恶人都是不断被物质的贪婪屏蔽了内心的真正善,他们的善被厚厚的污垢所遮挡。想要找回真心对他们而言是很困难的。心学的四句口诀既能表示对思想的一部分补充: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欣赏这个学问,因为它极其注重实践 讲究知行合一,讲“事上练”,当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时候,追随“良心,良知”,以这个为出发点,只要良知上是对得住的,这个事情在大体上就不会错。然后就道存于心,不断的实践下去。如果你不追随这个良知,你做事情做到最后一定会自讨苦果。像是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所批判的会计那样,为了表面上看收益很好,不惜做假账,倒头来导致公司跌破数亿资产 就是如此。
事实上,我觉得王阳明的心法很好理解,比如说,当你感到很难过时,你会说,伤心了。 当你烦恼时,你会说,我的心很烦。当你静静的听一首歌曲时,你会想,你的内心很平静。你喜欢上了一个男孩,或是一个女孩,他或她给你的感觉是,让你心动了!对吧? 心学呢?就是让你不动心,看似容易但非常难以做到, 任何情况下都宠辱不惊。 我一点点的体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如此,比如特朗普,虽然很多人鄙视他,但是他曾经欠款9.5亿美金,任何正常人都会被这笔巨款压垮,他却风雨不动安如山,在关键时刻,不是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和团队商讨策略结果很快,不仅特朗普还清了债务,还让公司重新走向巅峰 此外,马刺队的传奇主教练波波维奇,一共率队夺得五次NBA总冠军,任何时候拿到冠军,所有他的队员都是激动的热泪盈眶,然而他却依然变不改色,甚至不见他一个微笑,面对这个心,强大的内心,或许就是他强大而又战无不胜的关键所在吧,这份超脱完全从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超人只地步。
我们如何练就心法,拥有强大的内心?
1.去浮躁之心,常常静坐。
2.立志,打定一个成为什么样人的决心。
3.勤学,勤奋学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德。
4.改错,有错误就改正。
5.责善
6.事上练,平时心静,在关键时刻却乱了分寸那也是没用的,做事上,读书上,我们都要时刻练习心法,这样才能心理合一,知行合一。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颗能够真正强大的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