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1200字
大漠戈壁,向来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漫天飞舞的风沙,热辣灼人的艳阳,最美不过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总之我是从未心生向往过。
在撒哈拉这片荒凉的土地,没有水,没有新鲜蔬果,只有野蛮无理的撒哈拉威邻居,他们只会索取,不懂感恩,但在这里,三毛却可以和他们相处得很好,可以开学堂,可以治小病,可以成为朋友。因为她善良,她真诚,她理解,她懂得尊重,她知道错的不是人民是落后的文明。
我曾想,看完撒哈拉的沙漠的故事,或许三毛心心念念的地方在她的笔下会有什么魅力会让我改观,但是黄沙还是黄沙,干涸还是干涸,我没有看到沙漠的魅力,却看到了三毛的魅力,想来怕是只有三毛这么有趣可爱的人儿,才能自得其乐才呆得下去吧。撒哈拉沙漠是三毛心心念念的地方,文字中我们也看到了她的沙漠生活有声有色,直到看了后面的书信,才发现其实沙漠中的三毛也是寂寞苦闷的,只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呀。
纵观全书,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后面写与父母的书信,原来三毛是这么让人操心的孩子,父母为她也是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伤,但从未放弃,始终爱心浇灌,她却一心想远走高飞,飞到西班牙,飞到沙漠,可是你飞到了哪里,父母的心便跟到了哪里,飞久了三毛才明白了:守身即孝亲。其实对于父母,我们总是亏欠,总是偿还不清的,能做的便是让自己过得平安顺遂,让他们少一点操心,可以的话多一点陪伴,这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让我最羡慕的是她与荷西的爱情,简直就是两个完美匹配的灵魂。三毛爱说,荷西爱听,三毛闹荷西看,然后他们一起笑。荷西的求婚誓约是“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结婚前一天荷西说“想带你去看电影,明天你就不是我女朋友了。”结婚礼物荷西送了一副骆驼头骨,却是三毛的心头好。他们去海边捕鱼,他们去沙漠深处找化石,他们在寂寥的沙漠里过着无比有趣浪漫甜蜜的生活。
《白手成家》是最喜欢的一篇了,一桌一椅一柜,都是三毛荷西自己亲手打造,破落的屋子在他们精心的创作下成了温暖的小窝。前些时候流行那句话:房子是租的,生活不是。我深深认同这句话,也许一个人住的出租房里,不需要梳妆台也可以整理仪容,不需要餐桌也可以吃完一日三餐。墙上好看的贴纸,柜子上趣致的摆设它们不是物质上的必要,但它们是精神上的需要。生活是需要这样的仪式感,生活可以活出别样的艺术感,总之生活就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书中《娃娃新娘》是让我最揪心的,落后的观念,落后的习俗。出生在那里的女性从小就注定了悲悯的命运,无法逃脱。
全书要说最生动的就数《沙漠中的饭店》了,我是一边看一边笑,最惊心的是《荒山之夜》,最有“味道”和逗趣的是《沙漠观澡记》,最悲怆的是《哭泣的骆驼》。
撒哈拉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对三毛的了解却就此开始了。
是谁说的: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
我说呀:看完一篇撒哈拉的故事,我对你的喜欢便增加一份,从此世上便多了一个三毛的迷妹。
2018年8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