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读后感4000字
看了许多书,该书是让我感触最大(必须5分评价推荐)有点茅塞顿开之感,今天思考工作中遇到问题,忽然发现自己思路拓宽了一些,有点小开心!
自己越学习,就发现知识越欠缺,越渴望学到更多的东西,这种感觉真好,督促自己每天学习1小时!
关于本书收获给自己总结如下
一.关于学习:
1.求学之道无坦途,问艺之路无捷径,寒窗十余载,多数人都一样。
2.活到老,学到老。光靠已有的知识,我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目前各自公司之后,我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包括我的Boss)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4.对年轻人或自己孩子的人生建议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
二.关于投资
刚看此书最初目的,就是想怎么学理才,看完后才发现此处只略讲,哈哈,有点小财迷,从07~12年自己抄股经历去看待此书,才发现自己什么叫盲从,什么叫无知,虽没赚到什么钱,但确让我领悟该书中此段的含义,如果时间及条件具备,我会重新试试,将理论结合实践看看!
股票本质上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的价格就是由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公司的价值所决定的。而公司的价值又是由公司的盈利情况及净资产决定的。
1.对于个人而言,做到长期持有几家伟大公司的股票而什么都不用做的地步有许多巨大的优势:而非频繁地进行买卖交易,之前不懂,频繁交易,结果给证卷交易平台赚钱。
2.股票选少量绩优股,而非10个鸡蛋放10个蓝子,查理看来,只要购买三家公司的股票就足够了。所以,查理愿意将大比例的资金投给个别“受关注”的机会。如芒格他的投资组合集中在非常少的几只股票上,因而,他的投资业绩波动要大得多,但也是基于同样的价值投资策略。所以当查理喜欢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会下非常大的赌注,而且通常会长时间地持有该企业的股票(参见第一章中的《查理·芒格的合伙公司的投资业绩》),而我原来最多选10个以上,结果对选股分析不透,拉平均也未赚钱。
3.查理认为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查理称之为“坐等投资法”,并点明这种方法的好处:“你付给交易员的费用更少,听到的废话也更少,
‘赚大钱的诀窍不在于买进卖出……而在于等待。’”
3.对于股票的价值,要亲自去作出客观的判断,不能依赖金融市场常见的躁狂抑郁的行为。同样地,查理认为,即使是那些最有能力、最有干劲的人,他们的决定也并不总是基于理性作出的,自己原来会听线上线下所谓的股评专家,主因自己不精专,未花时间过多分析,深刻教训。
4.如何评估股票:他首先进行了基本的、全面的筛选,把他的投资领域局限在“简单而且好理解的备选项目”之内。正如他所说的:“关于投资,我们有三个选项:可以投资,不能投资,太难理解。”为了确定“可以投资”的潜在项目,查理先选定一个容易理解的、有发展空间的、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下生存的主流行业。不难理解,能通过这第一道关卡的公司很少。例如,许多投资者偏爱的制药业和高科技行业就直接被查理归为“太难理解”的项目,那些大张旗鼓宣传的“交易”和公开招股则立即被划入“不能投资”的项目。
.“所有聪明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获得比你的付出更多的东西。你必须先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然后才能评估它股票的价值。”
价格是你付出的,
价值是你得到的
5.不要过于相信所谓的“专家”,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受“机构行为铁律”所驱使的专业投资者,他们都有这种倾向;这种“机构行为铁律”的某一变种也是让我离开同时做长线和短线投资的对冲基金的原因。就短线投资而言,市场是一台投票机器。但就长线投资而言,它是一台称重机器。
6.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
7.机会来临的次数不多,所以当它来临时,抓住它
8.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投资就是这样的游戏
9.聪明人在发现这样的机会之后会狠狠地下注。他们碰到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们必须作选择的话,要把赌注押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上,而不是押在管理者的智慧上。窍门就在于买进那些优质企业。这也就买进了你可以设想其惯性成长效应的规模优势。
10.早点观注与切入:及早发现它们——在它们规模很小的时候就买进它们的股票。
三.关于合伙人:
1.有共同志向与视野 :一位从不人云亦云、本身具备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合伙人,是你所能拥有的最佳机制之一。
2.“合伙人最好能够独立工作。你可以当一名指挥型的合伙人、服从型的合伙人,或者一名总是平等协作的合伙人,应该学会扮演各种角色。”
3.从来不抱怨其他人做了什么。
4.彼此成就,有各自专长与圈子
5.自己要足够优秀,才能吸引别人与你合作。
四.关于自己的另一半:
结婚是人生重要环节,美满婚姻创造幸福家庭生活,自己事业的后盾
1.学会看清与包容:婚前要睁大双眼看清楚,结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我喜欢一种更难做到的办法:“实事求是地看清现实,可还是去爱。”
2.多看好的一面,如芒格眼中的南希,她做事是那么优雅、幽默和庄重。和其他所有认识这位了不起的女性的人一样,我也很喜欢她——我尊重她,爱戴她,她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查理一生中有很多幸运的事情,我想他最幸运的就是遇到南希吧。
五.关于思维模型
1.逆向思维,本月参加一核心会议,现任总经理建议董事长做决策性难题时,先正向判断问题后,又反向判断,如果做了此事有什么利弊,如果不做此时事又带来什么利利弊,以前常听说,但并未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这次再重温此书,明白了,自己也可工作运用了。
1.遇到大事決策对于复杂适应系统以及人类大脑而言,如果采用逆向思考,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容易解决。如果你们把问题反过来思考,你们通常就能够想得更加清楚。“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已经养成了使用双轨分析的习惯。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有哪些潜意识因素会使大脑自动以各种方式形成虽然有用但往往失灵的结论?前一种做法是理性分析法——就是你在打桥牌时所用的方法,认准真正的利益,找对真正的机会,等等。
2.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3.书中查理一般会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也就是说,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4.理性思考与判断。芒格他天生就是很理性的人,并把它用在做生意上。在其他方面,他倒不是一直都很理性,但在生意场上绝对是,那让他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绩。如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
5.做生意时,最困难的事情是先让你自己思考,再让别人思考。准备不足和仓促决策是不可原谅的,
6.运用逻辑,避免愚弄你自己。查理不会只因为一件事情是我说的而接受它,尽管世界上大多数人会这样。
7.别愚弄你自己,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8.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你问起(你是否超出了能力圈),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在圈子之外了。
9.我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全部信息都局限于他的工作领域,那么他的工作不会做得很好。一个人必须有眼光,他可以从书籍上或者人们身上——最好是两者兼有——培养眼光。
10.生活无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联系。”所以你必须拥有各种模型,你必须弄清楚各种模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效应。
六.论客户管理:
这个一直是自己思考,并想突砖目前瓶颈,但对下面领悟不深,如把手头事情做好,怎么个做好法,针对非知名企业渠道我怎能开拓自己的新客户?老客户维系我理解必须做好手头事,但其客户如何知晓,口啤怎么传?求高人指点?
1.书中查理论吸引客户:“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来找你。”
2.查理的建议:“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工作做好。”
七.企业收购.
此块无经验,当学习用
我们不太用财务标尺;我们也使用许多主观的标准:我们能够信赖管理层吗?它会损害我们的声誉吗?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理解这个行业吗?这家企业需要注资才能继续运转吗?预期的现金流是多少?我们并不期待它会直线增长,只要价格适中,周期性增长我们也能接受。
八.精典语句收藏
●记住,你是对是错,并不取决于别人同意你还是反对你——惟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获得中等的业绩)
■准备——“惟一的获胜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并希望拥有一点洞察力。”
●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一点点
●比求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准备的意愿
●熟练地掌握各大学科的思维模型
●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谦虚——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端
●只在自己明确界定的能力圈内行事
●辨认和核查否定性的证据
●抵制追求虚假的精确和错误的确定性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
一个人只要值得信赖,哪怕他选的道路崎岖不平,他的生活也会比那些不值得信赖的人要好得多。
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学会如何在其他人犯错的时候别以他们为榜样,因为很少有比这个更值得掌握的技能。
人类的大脑会高估容易得到的东西的重要性,因而展现出易得性——错误衡量倾向。
当你为自己表现得很好而感到满意时,你会在未来做得更好。”.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读后感_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