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看《悟空传》的时候,我是个网瘾少女,说是网瘾不是爱玩游戏,而是爱逛武侠论坛,把金古梁黄温刷一遍之后,开始刷新武侠,坛友们推荐最多的是凤歌的书还有《英雄志》,也有人推荐了《悟空传》,看完一遍我的感觉就是,我的天这书写的太乱了,一会儿五百年前一会儿五百年后,于是再看到别人夸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哼哼哈哈,心里面满不以为然。
毕竟我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还挺高的,文字那么中二,什么鬼嘛......
不得不说我年轻的时候比现在优柔的多,比如那时候我看《平凡的世界》理解的是少安,觉得有所顾虑的人是成熟的。这两年我反而勇敢了不少,对症书里的角色,大概我从前活的就像迷迷糊糊的沙僧,以为自己是有目标的。

再读《悟空传》

如今再读《悟空传》,依然认为写的太乱啦,但是好在我暂时能在这个乱中找出一点头绪来了,至于那句很中二的“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也没觉得很感人哎......
好了吐槽就到这里,接下里我们认真说一说这本书的人物吧!

五百年后以取经成佛为愿的悟空,会怎么看大闹天宫时候的自己?
从拜师学艺到大闹天宫,悟空这一路走来其实就像是一个充满反抗精神的年轻人,从满腔热血逐渐到放弃抵抗。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不管他看起来多么的懒散平淡,心里面一直有一腔热血。虽然身边的人事物一直在劝说他变成一个体制内的普通人,但是他的内心一直很鲜活。
身边很多人喜欢用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来说话,开口就喜欢先问一句:你是学生吧。我这暴脾气......我本可以心平气和的说一句我工作多年啦,可是我非要回:学生怎么了?魏王要是不鄙视二十岁的卫鞅,也不至于有后来的惨败啊。
不好意思说远了,还是说悟空五百年后,从表面上变成了一个无趣的老年人。不过好在他度过了自己的中年危机,人嘛,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勇敢很容易,历经沧桑还很勇敢比较难,所以更珍贵。
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勇敢,也希望每一个老年人也勇敢,不拿“我试过,但是没成功”说事儿。变得懦弱、变得消极不一定就代表成熟。

书里面一直活着的人是唐僧,就是一直怀疑诸佛天地都有何用的一位大神,他是我辈楷模。而书里的猪八戒和沙僧,大致是一个还在活着的去死的人,尤其是沙僧,他悲剧之处就在于他自己按部就班的坐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可是那些事情根本于事无补。
很多朋友看到沙僧和碎片那一幕都哭了,受着一个一直没有什么用的梦想本来已经够悲剧了,更悲剧的是这个梦想也功败垂成。这故事让善良的人看了心疼,不过福尔摩斯看见了估计会嫌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