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杨绛传》读后感_1100字

《杨绛传》读后感1100字

如此,无她。

一直想写这本书的书评,总是思绪有了,却不敢提笔。因为杨绛先生对我来说,是非常敬仰的人。读书,杨绛先生说要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教育,杨绛先生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如果说抛开一切外界的限制,让我选两件此生最爱做的事,那应该就是读书和教育了吧。她的读书心得,她的教育理念,是我期望有一天可以领悟和达到的。写这篇书评的日期,是2018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的第二个周年。她在105岁高龄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有人说,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活着,生命总会以另一种形态延续;我认为她的智慧,她的文字,她留给我们后人的乐观和钻研精神,则是另一种延伸。

这本《杨绛传》会把你拉回她的年代,感受那平凡又伟大的一生。杨绛,原名杨季康,出生在北京,后因笔名杨绛被世人所熟知,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曾经为了翻译好《堂吉诃德》,从1959年零基础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每日坚持从未间断,后来全书翻译完成,这其中跨越了十几年。我们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市面上有深度的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是鸡汤文和烂故事,只为夺人眼球冲破销量。节奏快到人们会丢失掉初心。而杨绛先生则是沉下心,一翻译就是十年。每每读她的文字,都能感受到这句“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的精妙。

钱钟书辞世之后,她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去一份份的整理他留下的手稿。她面对丈夫和女儿的离去,未曾悲观沮丧,歇斯底里,她选择独自承担。她写下了《我们仨》,写下了让无数人泪流的的故事。她那句“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是一种无可言喻的悲伤,时间太快,岁月弄人,从此阴阳相隔。一个人书读的越多,心便越容易沉下来,对身外之物也会看的淡然。在钱钟书去世后,杨绛先生把八百多万的稿费和版权都捐赠给了她的母校清华大学,并且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杨绛先生说她不想把奖学金冠上个人的名字,她想用“好读书”这三个字鼓励家境贫寒的学生,希望他们可以谨记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非常幸运,在还算年轻的时候就读过她的书和传记,体味了面对苦难的泰然自若,也努力学习她的坚韧豁达。也许再过10年再重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深意。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里曾说过,我们曾经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无论杨绛先生在你我心中如何,

从此以后,世间再无杨绛。

感谢阅读 Sandy写于悉尼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杨绛传》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