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一个星期左右看完了这本书,以前也看过三毛的几篇文章,但是不得要领,不明白荷西与三毛的爱情故事,直到这次翻开《撒哈拉的故事》才恍然大悟。
文章语言朴素,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就好像在听三毛在讲一个一个的故事。闭上眼睛脑海里便会有画面感,沙漠里的白沙、黑沙、褐色的互相交织,应是最美的画面,在沙漠的地平线上站着几个撒哈拉威人,包裹在黑纱下,说着各国的语言,美丽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他们拥有诚信的宗教,也有自己的骄傲。远处还有单峰的骆驼和成群的羊,暴露在火热的太阳下。
三毛住在坟场区,家里的家具都是用棺材做的,几件石头艺术品是在坟地里买的。作为一个女子,竟然没有一丝的恐惧感。看到当地人都带铜片,自己捡了一个戴,却差点送命。
撒哈拉威人不允许离婚,却可以买卖奴隶。哑奴是一个聪明伶俐的朋友,他是最好的水泥工,又会放牧。拥有一身的本事却出身便是奴隶,只因肤色不同,他也有家有孩子,但家也是奴隶主的。唉!当地太过于落后了,女人生病不能去医院看病(医生是男的),(姑卡)女孩十岁就要出嫁,有钱也不会去洗澡(难道他们以体臭为香,《观浴记》真的是看的我想吐),他们看不起其他宗教的人(沙伊达)。他们要求独立,正如三毛所说,他们的精神独立才会真的独立,没了牵线的绳,也不知道生活的主心骨是什么。
大漠里总是有新奇。三毛就是最奇的一个,荷西就是陪她新奇的。三毛只是看了一本地理杂志就要来沙漠,而荷西就事先到沙漠中布置新房,白手成家;三毛喜欢骆驼骨,荷西就将骆驼头骨作新婚礼物;三毛说要省钱,荷西就陪她做素人渔夫;三毛想要白马,荷西就去买辆车;三毛想要去旅行,荷西就带她到沙漠深处等等诸如此类。
沙漠是多么的寂寞也只有荷西会陪三毛生活,忍受着撒哈拉威人的骄傲。因“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才会如此多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