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是马拉拉》读后感_1000字

《我是马拉拉》读后感1000字

和平奖很近,和平很远

“她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为争取女童教育权进行斗争,成为女童教育权的一个代言人,她的奔走与呐喊成为激励女孩们重返校园的号角,她的荣誉与影响力也成为挑战塔利班的利剑。”—2014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

花了一个星期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之前就在想这本书的书评应当怎么写,因为相较以前看过的书,这本书过于沉重。

首先抨击我国那些怀有险恶用心以及脑中无物嘴上带刃的人应当看着这本书落泪。做人要懂得“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的道理:在垃圾山中翻食垃圾,满脸溃烂的小女孩真的和我们存在在同一个世界上;飘满垃圾袋的黄色腐臭的河水一样在这个地球上流淌;一公里不到的道路上可以设有两个交通关卡,持枪荷弹地政府军与塔利班组织就相望而立;在我们抱怨学习辛苦压力难受时,有的女孩却被恐怖分子恐吓不准读书;一样有人不准穿着自己喜爱的服装,留自己喜爱的发型,甚至因此遭受鞭刑;书本DV被全部焚毁,歌舞一律禁止………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这同一时间,同一个星球上。我甚至一度以为这有作者的主观感受在里面,所以特意找巴基斯坦的朋友确认了一下

是的,这是2003年至今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炸弹袭击这些似乎一辈子也不会与我们有关的事情,随着这本书—2014诺贝尔和平奖最年轻得主马拉拉的自传映入我的眼帘。在塔利班统治下的生活让我想起了《1984》中的场景,不过是将“老大哥在看着你!”换成了“塔利班在看着你!”自由和和平是完全无从谈起的,更难想象的是在21世纪居然还会有人反对教育,他们就是塔利班。他们惧怕文字的力量,惧怕知识的力量,这样就没办法对民众像愚弄绵羊一样。对于马拉拉所在的这代人来说,如果没有拿过笔,那么他们就将拿起塔利班递来的枪。很幸运我们是在这样和平又包容的国家中成长。
其次女生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尽管文化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马拉拉身上体现出的坚强,无畏,独立,对于知识的追求,答案的执着追求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在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小女孩在发垃圾找吃的是,她也会悲伤;在没有得到班级第一时也会难过不已;在为巴基斯坦的妇女儿童伸张权利与正义的时候,受到塔利班的威胁也依旧无所畏惧;在左眼中弹射出左耳昏迷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担心爸爸没钱为自己支付医药费而忧心忡忡。这是一位内心坚强且温暖的小女孩,也是巴基斯坦无所畏惧的女斗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是马拉拉》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