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失控》读后感_1200字

《失控》读后感1200字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真的累。文字太过专业化,里面的术语也太多,不静下心来读了几页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其高价值性,说几点印象比较深刻的吧。首先是万物趋近于必要的复杂性,我的表述可能不是特别切合,但是意义倾向是对的。无论是生命还是非生命,都有趋于复杂个集群的倾向。由单细胞到多细胞再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因为集群和复杂性的提升产生了更加精彩的世界,此外,部分构成的整体往往不是简单的相加,当群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会涌现出额外的“一”,比如蜂群可以看做是这一,它具有与单一个体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其他比如蚁群和雁群也是如此。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到底是不是细胞的器官呢?没看这本书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细胞需要能产生蛋白质的需要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具,所以通过DNA编码造就了线粒体等工具。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本来细胞已经成型了,但是它只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而线粒体和叶绿体可能是最早时期的一种细菌呢?因为集群的趋势,细胞和叶绿体线粒体组成了共生的组合,并且常年累月一直保持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细胞。必要的复杂性可以说是地球上万物的共同趋势,人类,岩石,草原,等等一系列事物都可以称为进化体,我们总是更加依存于生命的环境而对非生命的外界环境依赖更少,比如体内的寄生虫,它们已经可以说是完全依赖于宿主。你能在路边找到一块没有任何生命印记的岩石吗?可能不行,无论是细菌还是各种微生物早已遍布了整个世界。很早之前看过环球科学里面讲,人类体内的细菌有近几亿还是几十亿的数目,科学家说我们对人的定义可能并不准确,其实我们也是一种共生生物,我们和细菌一起构建了这幅躯体,它们没有我们可能无法生存,但是没有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菌为我们调理体内的内环境,我们也一天都活不下去。所谓意识,其实也是涌现出来的结果,由神经元细胞集群,连接形成的网络,最终涌现出来额外的“一”。失控的主题,最终还是要来到减少控制来。有个生物学家转行学计算机,他想知道由病毒自己进化自己发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变化,结果他就是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发现已经进化出可以说是想到高等的病毒,并且是寄生的,而且期间还出现过双重寄生的病毒。原有的病毒和寄生的病毒共同构成一个新的亚平衡的系统。生命的进程是一股洪流,我们都只不过是这股洪流中的一员,我们究竟会被逮到哪里我们自己并不能做出长期的预测。想想十年前吧,那时候没有二维码没有平板电脑,生活方式可谓是天差地别。互联网让我们大部分人都连接起来,构成了分布式的集群,那么它是否已经涌现出了什么额外的“一”呢?我们肯定是不知道的,因为底层是永远无法想象和理解高层的,比如我们的神经元细胞,它能想象得到它们涌现出了意识这种神秘的东西吗?可能不能。生物界,或许说世界的铁律限定了。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复杂,只愿还能做一个简单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失控》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