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000字
高中时第一次看,已经记不得讲了什么也没有细想,看着玩。大学看了电影,只记得young and beautiful这首歌很好听,盖茨比很惨。最近几天再细细读了一遍小说又把电影看了一遍,当看到盖茨比紧张兮兮的和黛西重逢那里,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想到了一些东西。这次我只想站在黛西角度上说,她没有那么爱盖茨比也没有那么爱汤姆,没什么错。盖茨比真的是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肤浅的觉得何必感动自己把黛西当作一生所爱呢。舔狗太惨了,但想起开篇语:“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但不随便评判别人,并不等于永不评判别人。道德上的自省并不意味着没有道德底线,恰恰相反,这需要坚定的道德立场。盖茨比梦想跨越阶层的鸿沟,是了不起的。但他没有接纳自己,失去了自我,并不快乐,也无从满足。他迫切的想要回到过去改变,逼着黛西说从未爱过tom,表面上是想回到五年前与黛西重新开始,更深层次的动机是想回到能接纳自己的时光重新开始,摆脱回来的迷失与困惑。至于爱情,表面上悲剧的是盖茨和黛西门不当户不对,穷屌丝,比把自己的梦想与黛西捆绑,其实还是失去自我的悲剧,没有自我的人,就像破碎的容器,装不了梦想,也留不住人。清楚的知道并且接纳我是谁。其他的方面只能从译者那里感受,他提出那个时代社会对某个人的定位和看法,是依据这个人所拥有的消费品而做出的。这种病态的消费主义其实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和细微差别迷恋症的蔓延所共同造就的结果,(现代也差不多)。菲茨杰拉德在它刚刚萌芽的阶段就提出了一种对策,也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能够在当今雄踞美国文学之巅的重要原因。 简介里说这本书被大量印发给美国士兵,“图书是思想战争中的武器”,致力于通过图书来影响美国人对二战的思考,为远在海外作战的士兵提供足以振奋士气的精神食粮。追求美国梦,任何人在美国,只要足够勤奋,坚持不懈地奋斗,便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可是盖茨比真的太惨了,这给士兵们看了难道不会摧残意志破事梦想吗?“更好的生活”是否仅仅是指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所谓上流社会的生活是否值得向往? 译者的引申是:物质并不能带来幸福或者快乐,拥有更多钱财的生活并不是更好的生活(和叔本华的意志有一点相通)。盖茨比努力跻身上流社会,只是为了找回因贫穷而失去的爱情;这是他的悲剧下场的根源,也是他值得尊敬的原因。菲兹杰拉德通过盖茨比的遭遇和命运,对美国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结束语:“更多我无法传达的美妙等着你亲自去体会。 ”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