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900字
我以局外人的身份读完了这本书。
一开始理解的局外人,望文生义,以为是莫索尔对世界秉持着冷淡、端视、仅是参与的身份;而前文确也体现了莫索尔无常与平静:他不因将母亲送至养老院而悔恨,甚至觉得于彼此双方,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也不因母亲的离世而难过,确为送葬路上花费的时间与失去的睡眠而烦恼不堪;他不因老板对他的升职而兴奋;也不因雷蒙的结交而波澜,可与不可都行…于他而言,重要的只是过好当下,知觉的只是现行的周边。所以他开枪了。当曝晒的阳光惹恼了他,当起伏的海浪袭来狂热的浪潮,当无尽的汗水迷了眼,没有什么比当下更重要。一枪,接着四枪…结束了,麻木介绍了,困倦结束了,终于又回到现实。
行至后半部分审判时,关注的焦点似乎起了变化。莫索尔仍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着周围的一切,确又像被挤出了圈子而不得不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面对玛丽的探视,他关注的是旁边一对母子无言的对视和另一对夫妻大声的对吼;面对辩护律师的要求,他直面内心不愿虚与委蛇;面对检察官的咄咄逼人,他不的发言。反而是作为代理的辩护律师在审理中自称为“我”,自信满满且滔滔不绝。他无法参与讨论,无法自由说出心声,只得观察着法院里的“无关一切”,穿灰上衣的青年记者;行动快速的小个子女人;他没有看玛丽,一切都不重要了!
他冷耳听着审判,时感抱歉,时感烦躁。这不过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法院的完善真是让人方便很多啊。最终他被判了死刑。没有任何辩白。他回忆着父亲看砍头的描述,想象着自己若没死,也一定去看他原以为一级一级上台的断头台。但他只能仰望天空,夜关星星。他警惕着黎明的到来,拒绝神甫的接见,他只想过一种最后可以用来回忆的生活。而已。
然而法律的虚伪和社会观念与意识形态的禁锢,他只能成为时代下的不幸人。他的不幸,是精神上的,更是灵魂上的。一个平常、肯干的职员,只因对母亲葬礼上显现出来的表面冷淡而受到死刑的裁判,他的不幸是无言的。看了柳鸣九的后记评论,在法律这个lieux communs下,法庭案件确实让人熟悉。但莫索尔在审理中所代表的静态形象,不凡而深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局外人》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