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面纱》读后感_1600字

《面纱》读后感1600字

毛姆真的很残忍,到最后也没有让女主角凯蒂爱上瓦尔特这个绅士、骄傲又聪明的男人。

聪明的细菌学博士瓦尔特娶了急于摆脱父母的交际花凯蒂,即便瓦尔特知道凯蒂不爱他,但是他爱她,他含蓄、胆小、小心翼翼的爱着他美丽的妻子,但是这一切在他知道了妻子的背叛后彻底反弹。书中有一段话是瓦尔特找凯蒂摊派时的对话,我很喜欢,但是也很心疼这个骄傲又隐忍的男人。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

“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

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

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是啊,即便他在娶凯蒂之前就知道凯蒂的品性不符合自己喜欢有教养女人的标准,但是他还是爱上了。爱的如此卑微,而这种卑微的、小心翼翼的付出在妻子看来反而是一种无能、讽刺,她看不起瓦尔特的这种小心翼翼,所以她出轨了。瓦尔特在知道她出轨的时候,崩溃了,唯一能支撑自己爱情的信念崩塌了,他恨凯蒂,也恨自己,他为自己和凯蒂选了一条形同自杀的霍乱之旅。

在面对天天都有死亡的霍乱之地,两人都揭开了彼此的面纱,了解了自己和对方最真实的人格,而即便在揭开了彼此面纱之后,凯蒂还是没有爱上瓦尔特,最后这个高尚、伟大的细菌学医生死了。瓦尔特的这个结局似乎突兀但又在情理之中,我选择相信他是自杀。放过凯蒂,亦放过自己。

瓦尔特死时,只说了一句话:死的却是狗。文中只交代这句话出自于戈德•史密斯书写的诗歌——《挽歌》。大意是一个好心人领养了一只狗,他们关系一直很融洽,知道有一天狗发疯将人咬伤,在大家都以为人会死的时候,结果狗却死了。看前半段部分瓦尔特似乎是个好心人,他救赎了希望逃离的凯蒂,也就是这只狗。但是后半段,我却认为凯蒂是那个好心人,而瓦尔特是那只狗。只因为在霍乱之地,瓦尔特对凯蒂的冷漠、无情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向凯蒂不忠于他的惩罚,他们经历霍乱,经历死亡,慢慢撕下自己的面纱,他知道凯蒂依然不爱他,但是他仍然爱着凯蒂,所以我认为他最后选择死亡是为了让凯蒂解脱。所以最后凯蒂在瓦尔特死前,祈求得到他的原谅,他只说了一句:死的却是狗。

爱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并不是你付出的多,爱的深沉,对方就一定会回应你,所以才会有人说单相思的爱情犹如慢性自杀,故事到这里很像一个单恋的爱情故事。

但是到了最后一部分,经历了所有变故的凯蒂已经不再是以往那个俗气不堪、没有大脑的花瓶。她从霍乱的死亡阴影中逃脱,从丈夫的死亡中解脱,从在修道院体会到的生死大义中逐渐成长,少了几分对自身、周围的哀怨埋叹,多了一些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即便回到香港,面对之前无比迷恋的唐森的勾引,她明白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已经死了,所以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唐森的勾引,选择回到伦敦。特别动容的是文中末尾,她跟父亲和解的那段话,结合本书的篇头,可以看到这个女人的成长—思想上、人格上的成长。

除了爱情本身,这也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小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面纱》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