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孽子》读后感_1600字

《孽子》读后感1600字

暗夜里的漫游者,与黑夜共舞,与死神交欢。

爱与恨,父与子,灵与肉,主流与边缘。

黑夜里的一隅之地,却是他们狂欢的王国,在这个国度里,不分贵贱,无论尊卑,看似肮脏污秽,却弥漫着爱与温暖的气息。这一群被放逐的青春鸟,结伴而行,互相取暖,游走于暗夜里,寻求着自由,享受着放纵。再度品读,意犹未尽。

爱情,并不是异性之间的专利。谁也不能说异性之爱要比同性来得高贵,亦不能说同性之爱就更纯粹,爱就是爱,是两个灵魂间的碰撞与共舞,无关性别。王与凤的爱情,着实令人动容。虐恋情深,难得善终,以爱之名,禁锢终身。

“——我一身的毒,一身的肮脏,你要来做什么?”

“——你一身的肮脏我替你舔干净,一身的毒我用眼泪替你洗掉。”

这便是爱情。王要的,凤说他给不起,又或许他早就给了,他早已把自己的心交付于王,只是生性乖张,他注定是要流浪的。他走了,把王的心也带走了。王被放逐,穿梭于陌生国度的黑暗世界,与众人交欢。他的后半生都在寻找阿凤的影子——“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在爱情里,所有人都一样,穷尽一生,只为寻找那个人,无关性别,无关等级尊卑。

同性之爱,似乎始终难以得到世俗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在上个世纪后半叶,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同性恋似乎都成了社会禁忌,同性恋者似乎成了社会的毒瘤,被认为是心理变态,不正常,甚至于犯罪。正因如此,这一群青春鸟儿才纷纷逃离原本温暖的巢,纷纷飞入了公园这个大林子里来。在这里,他们似乎得到了自由,他们展现着最真实的自我,听从着生命最原始的冲动,寻求着醉人的欢愉,然而,他们当真自由吗?或者说他们真的快乐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家才是归属。父亲的不认同在禁锢他们的同时使他们自我禁锢。王一直渴求父亲的谅解,似乎父亲的谅解才能使其实现自我救赎,可他终究未能被父亲接纳。可父亲承受的苦痛也并不比孩子少。半生沙场,一生荣耀,戎马一生的父亲终究容不下离经叛道的孽子。于是这群孽子选择自我放逐或是被放逐,自我折磨也折磨了父亲。阿青到最后也没回归家庭,或许是无颜面对父亲的苦痛与失望吧,他们这群青春鸟儿,何尝不是都承载着父辈的期望呢?或许对同性恋者而言,家庭是归属,亦是羁绊,同时也是他们最难面对的一方,如若家人都不能接纳他们,他们怎么能接纳自己?又怎么会有真正的自由呢?

孤独的狂欢。他们的王国是热闹的,却也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在尽情地释放生命中最原始的冲动,都在获得身体的满足。可无尽的狂欢和机械的交合背后却又隐藏着一个个孤独的灵魂。狂欢的躯体中有着一个个无处安放的灵魂,身边的人来来往往,他们依旧是暗夜里的独行者,难得归属,不见天日。这样的他们,让我惋惜。大好的青春,花样的年华,充满可能的未来,可他们,这一群有趣的灵魂却从事着看似无比低廉堕落的买卖,如同踏入沼泽般,越陷越深。世俗的无情并不能成为他们放纵堕落的借口,他们总归得为自己而活。

外省人,性交易者,同性恋者,这些边缘群体都在苦苦挣扎,试图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归属。

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在进步。对于同性恋这一群体,如今的我们似乎多了些包容。其实每个人都一样,都是独立存在着的个体,本是无须他人的认可的。如今,台湾同性恋婚姻合法了,这对同志群体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然而大陆这边,这条路似乎依旧十分艰难。并不存在正常与非正常性关系,没有人能轻易下这个定义。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网剧市场良莠不齐,一些关于同志的片子存在误导青少年之嫌,但仍有不少片子只是试图再现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告诉公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正在挣扎着,他们和我们一样,不是妖魔,不是变态,而只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刻意将这一群体从公众视线抹去实在有失偏颇,将同志这一群体妖魔化更是极不应该。今日卢森堡首相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同性恋不是一个选择,反同却是一种选择。平行世界里,生活本就应该是多元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孽子》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