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2000字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2000字

看《人民的名义》,读国学经典,悟领导艺术
本不喜欢这类政治题材小说,可它实在是太火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收视率高达70%以上,网络上关于剧情和角色的探讨铺天盖地,似乎所有人都在追剧,给人一种不知道就out了的感觉。我没时间和耐心追剧,五一放假期间突击了原著。关于官员腐败的原因,作者认为有性格缺陷、各种诱惑及他人设下的陷阱等,根本原因是人性贪婪的不断膨胀,以及权力并未得到很好的监督。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这里不想探讨腐败问题。我倒觉得这本小说是一个探讨领导艺术的范本,是《韩非子》等国学经典的最佳注脚。
1.“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韩非子》)领导不要表露出自己的欲望,若表露出自己的欲望,下属便会精心粉饰自己;领导不要暴露出自己的意图,若暴露出自己的意图,下属就会曲意伪装以逢迎。所以,领导的好恶不露声色,才能看到下属的真实表现;领导去掉个人的成见与智巧,下属就会自知戒备、谨慎地工作。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就是从兴趣爱好入手,蓄意拉拢、腐蚀领导干部,以达到其个人目的。最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高育良。他不是喜欢研究明史嘛,就能“邂逅”研究明史的美女“专家”高小凤;喜欢花草,就总有人给送奇珍异草。慢慢地,就走了下坡路,待明白时已无力挣脱。不光爱好要深深隐藏,甚至行踪也要保密。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沙瑞金和李达康,他们神出鬼没,经常在想不到的时间、想不到的地点出现,弄得手下的干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有了小信用才可以建立大信用,所以英明的领导靠守信用积累声望。聪明的李达康也差点犯了错误。大风厂着火的那一次,李达康惦记着光明顶的项目,差点听信祁同伟的误导,连夜把大风厂拆掉,好在有心明眼亮的老革命陈岩石坚持,“脱离群众就不接地气了!政府要言而有信。”李达康如果反应迟钝,就不是李达康了,给老领导披衣,给群众送早饭,把一场代价惨重的血火强拆,变成了有图有真相的亲民秀。
3.“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奸情得。”(《韩非子》)用说倒话做反事来试探怀疑不决的事,奸邪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到。当查明侯亮平遭受迫害的事实,讨论解决侯亮平的去留问题时沙瑞金就用这一手向高育良放了一个烟雾弹:哪来哪去,回最高检反贪总局。老道的祁同伟表示怀疑那是后话,但高育良可是相信了。
4.“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韩非子》)领导观察言行与所听取意见不反复参照验证,就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听信某一个就会被蒙蔽。有的干部说了就当做了,做了就当做完了,敷衍塞责,比如孙连成。如果李达康能早点找人验证一下光明区信访办的窗口是否改造了,就不至于遭受尴尬。
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就是用抄袭别人的办法还迫害你那个人自己。这个招法李达康和沙瑞金都用上了。怕群众上访,光明区信访办的窗口又小又矮,站不能站,蹲不能蹲,区长孙连城不作为,就是不整改。李达康就让他在那个小窗口前半蹲半站地听自己训话,故意折磨他,让他痛苦。后来由于孙连城用几个小竹凳子糊弄李达康,沙瑞金也让李达康遭受了同样的痛苦。
6.“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韩非子》)通晓治国技巧的人,一定要有远见而明察,没有明察就不能洞察隐情;能推行法治的人,一定要坚毅果断而刚劲正直,不刚劲正直,就不能纠正犯法行为。沙瑞金、李达康是通晓治国技巧的人,没有他们的明察,不跑不要、踏实肯干、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易学习不会被发现。侯亮平、赵东来是能推行法治的人,没有他们的刚劲正直,无法将那些手握重权的不法分子绳之以法,特别是侯亮平,敢公然拦李达康的车,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7.“已自谓以为世之贤士而不为主用,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亦骥之不可左右矣,是以诛之。” (《韩非子》)自以为是世上的贤人,却不肯为领导所用,品行虽极好,却不肯为领导效劳,这不是英明的领导需要的下属,一如不可左右的良马,所以要诛杀他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孙连城,他无欲无求,甚至给人清正廉洁的印象,但是却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摆设,不担当、不作为、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尸位素餐。这种懒政的干部终究会被淘汰出局。
8.“朋党相和,臣下得欲,则人主孤;群臣公举,下不相和,则人主明。”(《韩非子》)结成私党,互相应和,下属满足于私欲,领导就会孤立;下属们公心推举人,下面不互相唱和,领导就会明断。如果祁同伟上位副省长,与老师高育良互相应和,沙瑞金势必会被架空。所以,即便是李达康、沙瑞金,也要分别有勤勉奉公的同级纪检干部易学习、田国富来监督,能否监督得了另当别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2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