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400字
这是一本实用性书,赞同作者的方法论就要总结出来并践行。
一、阅读的四个层次
(一)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或初级/基本/初步阅读,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
(二)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或略读/预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1.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若书中附有索引,检阅一下。
(4)若包着书衣,读一下出版者介绍。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和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2. 粗浅的阅读
(三)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全盘完整地阅读。
*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
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1)作者将全书分为5各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
(2)第一个主要部分又分成3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第一部分的第一段落,作者有4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
4.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阶段: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 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 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7.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还有哪些问题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A.智慧礼节一般原则
9.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10.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 第一阶段:观察研究范围——准备阶段
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 第二阶段: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绝大多数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4. 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凸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二、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三、3种做笔记的方法
1. 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king):针对检视阅读。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构架,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
2. 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针对分析阅读。关于这本书准确性与意义的问题,你要提出答案,作者的观点和你自己的观点。
3. 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making):针对主题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