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1500字
2018.07.03
从小就看抗日神剧,并没有少看日军的残暴行为,但自从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特别是看了《南京!南京!》以后,才知道日军是多么的惨无人道。作者介绍说从日本人,国人,西方人士这三角度来写这本书。我觉得也可以通过这三方面进行概括这一史实。
首先,日本(内因)一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古中国强大,便向中国学习,近代西方兴起,便转向学习工业。学习中国的文化,制度,把专治封建运用的尽善尽美,导致国内阶层矛盾积压已久,而且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必然是走向向外扩张的道路,才得以解决国内矛盾。而阶级的矛盾,以及日本国内的教育,使得日军可以对中国人的性命可以冷漠,甚至把杀害中国人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在侵华期间,大肆杀人放火,强奸等等。
(外因)西方列强的迅速崛起,开启海外殖民道路,日本也难逃其中。而且对于邻国的中国,正处于贫弱,正是欺压,索取资源的好时机。
其次,近代的中国,(内因)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闭关锁门,天朝上国的过度自信,在思想上禁锢,使得国内创造力得不到充分解放,也脱离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在不进步的同时反而还退步。而且受儒家文化影响,国人的奴性明显,国内起义多以失败告退,缺乏适应国情的理论指导进行组建国家,内战频繁。更重要的是崇洋媚外,当汉奸叛国的还不在少数,给日军侵华提供了不少便利。
(外因)西方列强的不断强大,打开国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发展起来的日本,为了解决国内矛盾,自然不甘袖手旁观,在世界多重的分割下,中国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最后,西方有良心的传教士在华看到如此惨绝人寰的场景,而且对于他们的个人信仰和职业操守,不由自主的想要保护中国的老百姓。由于他们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记录下许多当时发生的事件,甚至有照片为证,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有如此多史实材料曝光于世,供后人查阅,了解历史。
历史已经发生,没有得篡改,也没有得假设。的确,如果当初国人敢于反抗,如果蒋介石政府选择抗战为首,如果共产党早日执政,如果~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惨案。
可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历史只能铭记,并以史明鉴,针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具体人数,还真不必纠结准确数据,难道不是应该去保护当时惨案发生的遗址?难道不是应该加强对国人的正确历史教育,少一点抗日神剧?难道不是政府,社会应该对老兵,受害人提供更多的关爱?我们作为后人,更应该是通过历史事件反射当今,如果我们再次遭到入侵,那我们自己能否真的会奋起抵抗?又应该如何才能让我们国家不断强大,避免再遭此劫呢?也许我们的争论点需要调整了。
更可怕的也是现在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甚至是对日本国内教育进行集体失忆教学,把日本描述为二战期间最大的受害者,而并不是日军发起的大屠杀。对于这样的状况,无疑是令人堪忧的,选择性的遗忘,不客观的教育,也许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不过一直以来历史也是由执政党所写,正如我们国内,对于四五运动等的具体描述也是少之又少,听说过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所以换个角度来说,日本当今的做法只是损害了我们中国以及亚洲受害国的利益,却是维护了日本的所有权益,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日本政府所作所为,完全也是符合他们的利益。想要日本正视这一历史,不仅仅需要中国政府给日方施压,我们民众也应该给日方施压。
非常感谢张纯如的客观执着,查阅各方资料,实地考察访问,铸造出一本客观的史书,可以供我们阅读。日军残忍的手段读的令人反胃,更难以想象她写书过程中得忍受的精神折磨。我们还是应该秉承她的观点,不必纠结确认具体受害人数,而是应该让世界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段历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