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200字
熬夜将这本书看完。这是一本跨越地区、长达20年的通信合集成的书。
海莲·汉芙,女,三十三岁,生活在美国的潦倒作家。
弗兰克·德尔,男,年近四十,位于英国的古董书店经理。
两个人的友谊始于海莲·汉芙的一封购书信,通过这封信海莲在弗兰克工作的书店购得了想要的书籍。就这样,海莲会写信给弗兰克购书,而弗兰克则用心为海莲找来喜欢的书籍。通过长时间的联系,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弗兰克的家人、同事也开始写信给海莲。即使生活潦倒,善良的海莲会给另一个国家的他们寄去缺少的生活物质。
仅凭一封信就购得了想要的书,这样的日子在当下难有,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仅如此,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很快认识一个人,但难的是一直都保持联系。
有人把这本书看作是爱情故事,我完全不赞同。我不知道认为这是爱情故事的读者是从哪一点看出来的,两人之间没有丝毫暧昧的话语,所有的联系都是围绕着买书卖书,偶尔有一些生活上的问候。译者陈建铭先生翻译得真好,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海莲的活泼,弗兰克的绅士。我所了解到的海莲是一位活泼可爱,磊落光明的女子,弗兰克则是一位具有丰富内涵的谦谦君子,他的孩子也为拥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深感欣慰。这样的他们不会夺人所爱,抛妻弃子,何谈两人之间有爱情?
常有人说男女之间没有纯洁的友情。当我说出我相信有纯洁的友谊时,换来的是嘲笑。我想说,仅仅是因为你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友情,就能这么肯定吗?而海莲和弗兰克的友情长达了二十年之久,直到另一个人的去世,他们才终止了联系。但也不代表这份友情就结束了,活着的人定不会就此忘记这份友情。这不,在佛兰克去世之后,海莲将他们的书信整理了出来出版了,为的是纪念弗兰克,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故事,并因此而感动。
我感动于这样的故事,这世上有另一个人和你有相同的爱好,是多么好的事情。人与人之间最难的是“懂得”,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真正懂得彼此的人却少之又少。
这本书不禁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笔友。那时的我曾在杂志上刊登过交笔友的信息,因而收到了一些来自其他地区的信件,我都有回信。最后只与两个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一个位于重庆,一个生活在黑龙江,两人都和我同龄。
重庆那位姑娘的名字我忘记了,只记得姓谭,我向她说了很多心事。越到后来学业越忙,通信越来越少,如今我们已经断了联系。突然很想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曾经的我们可是充满了各种烦恼。
黑龙江的那位姑娘的名字倒是记得,毕竟和我同名,只不过中间多了一个字。因为同名,她开始给我写信,那个时候她向我分享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歌曲。后来大家都用QQ了,添加了QQ好友之后就很少给对方写信了。
一直以为自己是“永”字辈的,今年回老家才知道自己是“天”字辈的,之前是长辈们弄错了。名字中间加上辈分,我和她真的就是同名同姓了。
给她发消息:“我们好有缘,真的同名同姓。”
她回:“真好,在这茫茫人海中,可以遇见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