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指》读后感1300字
我每每为因东野圭吾笔下的小细节感动,也许是这种细腻、真实的情感。他的文字令人深思的不仅仅是剧情的巧妙设计以及一系列的伏笔和铺垫,更能直叩心灵的是小说影射一个个的社会问题。
整个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一个典型日本家庭中,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缺失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丧偶式教育,丈夫前原整天忙于公司事务对家庭亲人漠不关心,妻子八重子的生活重心便是唯一的儿子,对儿子过分宠溺。儿子直巳由于长期被同龄人孤立以及没有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变得日益孤僻任性。母亲政惠在晚年丧偶之后在和儿子一起生活,在被儿媳儿子嫌弃的情况下,变得不愿和家人接触,开始假装痴呆。整个故事,前原无疑是最受争议的人物。作为儿子,他没有做好妻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联络。遇到问题只会得过且过或者放任搁置,等着事情自然过去。父亲过世后,住着父母的房子,在妻子八重子的压力下,对年迈的母亲也渐渐冷漠,最后为了掩盖儿子的罪行,居然让没有自理能力的痴呆母亲去顶罪。作为父亲,他对儿子漠不关心。在儿子成长的重要时刻,最需要有父亲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时,他以忙为借口选择了袖手旁观。致使儿子在茫然无助时失望甚至绝望。在儿子出现异常行为时未加关注和纠正,使其在心灵扭曲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事情的发生往往都不是突然兴起的而是预谋已久的。在书中八重子在与前原谈及儿子的变化时提到是在儿子小学五年级时被人欺负而导致儿子变得怪癖。前原对此事也是“仅有印象”。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在谋划如何逃避警方调查时,前原发现家里的门出现问题了,“门一年前就这样了”,一年前就坏损的门现在才发现,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对儿子的教育如此,对家庭也是如此,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对家庭漠不关心的丈夫形象。前原和八重子的结合只是因为双方都没有更合适的对象,也没有分手的理由,女方又即将超出适婚年龄,才不得不结婚。两个没有相互进行深入了解的人,在婚后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在意见出现分歧时,前原并没有扮演好丈夫的角色,去理性处理问题,而是选择一味的逃避。八重子是个可怜又可恶的女人,丈夫对家庭满是抱怨,还出去和酒吧女人鬼混,自己和婆婆关系也不好,这个时候她的所有精神支柱只能是唯一的儿子。她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培养儿子上,对家务和日常生活毫不关心。对婆婆刻薄又冷漠,对儿子一味的宠溺和纵容。在儿子犯下滔天大罪时,第一反应竟然是如何掩盖罪行。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
读到最后,我发现《红手指》最出彩的不是它的悬疑色彩,而是渗透其中的亲情主题。在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老人往往成为一个家庭的负担,也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是最需要关心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父母的宠溺往往会导致孩子骄纵无度、无法无天《红手指》中的杀人凶手直巳,直到最后都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错,也是够悲哀的。
《红手指》是对整个社会的唤醒,让人们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部虚构的小说,更是残酷的现实,值得每一个家庭反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红手指》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