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1000字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1000字

初看此剧乃是十年之前,当时只为海瑞的一身正气所折服,为明朝官场的贪墨所痛恨,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所痛心,十年后,读过了《饥饿的盛世》《明朝那些事儿》《雍正王朝》和《人民的名义》后,再读此书,品味出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明朝是一个争议很多的王朝,也是灭亡原因众说纷纭的一个王朝,以前老是搞不懂为什么皇帝会重用太监,现在看来很明显,文官势力太大,藩王不纳税,官绅不纳税,国家财政要维持,又不能加百姓的赋税以至于官逼民反,所以要么改制要么改人,严党和宦官就是嘉靖用来牵制文官集团的棋子,也是自己的挡箭牌,用了这些人就能在不改制的情况下,逼着官绅把吞下去的那些利益吐出来,所以缺钱了还能抄沈一石的家来补亏空,后来崇祯之时,这些人没了,文官完全把持了朝政,那一部分被官绅吞下去的利益就更吐不出来了,只能盘剥百姓,所以加速了明的灭亡。以前老觉得只要把一个大老虎拍下去了就好了,就像一开始人们都会以为只要严党倒了,朝廷就有钱了,百姓就好过了,可是看看后来的徐阶怎样?徐阶也是官绅集团,上台后虽然不会像严党一样,官逼民反,但是高翰文棉布利润六三一的分配模式预示着如不改制,改朝换代是早晚的事。认识到严党之祸和官场贪墨民生维艰深层次原因的是海瑞,他以为是嘉靖的朱家一家治国的弊政,这一点后来嘉靖也承认,但是这还不是根本的原因,这个根本的原因只有张居正认识到了。所以张居正的改制才能给明朝续命,但终究还是得罪了当时的官绅集团,所以张居正死后,就人亡政息了,和后世雍正做的事是一模一样,连结局都一样。

这个怪圈在封建社会是跳不出来的,它需要统治阶级的集体自觉,可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嘉靖说没有贤臣,贤的时候就用,不贤的时候就罢黜了。只是在嘉靖看来,贤等同于忠,这个忠是忠于自己而不是忠于国家和百姓!

贪腐贪腐,历来都是官僚会贪,十成有六成归了官僚,三成归了朝廷,一成才归百姓,所以从某个角度而言,海瑞和嘉靖是一条战线的,他们的共同敌人就是那个庞大的特权集团,国家的正常运转不得不依赖这个集团,但是水不能漫过山,长江水清,黄河水浊,但都不得不用,一旦泛滥也都不得不治,要想治理好就得靠能人兼以制度,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落得和张居正一样的下场,即使雍正,也会落下骂名。所以候亮平是幸运的,敢于向内开刀刮骨疗毒的中共是伟大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