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1100字
有些故事,听了就会从骨子里冒出血来,从血里面迸出火来。有些传奇,听了就会从肌肉里面凝出铁来,从铁里面锻出神剑的锋芒。而这些故事,传奇,有的偏偏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们的一言一行,从历史中一斧一凿地被刻到故事里面去。大明王朝1566,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人读完之后,酣畅淋漓,阖卷回味,感觉整个天地都敞亮了,感觉身体里也有那么一块铁,炽热地发红发光,只要再加锤炼,也能成为一柄气冲牛斗的神剑。
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学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明。一个人要有怎样的胆气,才能梗住脖子维护自己思想的清明。一个人又要有怎样的学识与胆气,才能让最高统治者赞叹一声“就是我大明朝一把神剑,唯有德者方可执之。……将来对付那些贪臣墨吏,或要推行新制,唯此人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其实有些难猜,如果我没有告诉你书名是《大明王朝1566》的话。你可以猜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可以是以碗剔肉的杨继盛,可以是留取丹心的文天祥等等,当然你也很有机会猜中是犯颜直谏的海瑞。中国五千年历史,虽然论起源不及埃及之久远,论现在稍逊欧美之发达。但是能让中国绵延五千年而屹立不倒的,想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于谦、杨继盛之类的的一柄柄神剑,铸就了我们民族血脉中最坚韧,最坚固,最坚强,最纯洁的那部分。也是这部分传统精神在我们灵魂里面埋下的铁的种子,遇到《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书后会被点燃,渴望被铸成一样的神剑。剑,百兵之君。这样的兵器本身就带有君子的品格基因,当得起神剑的比喻,自然也唯有真正的君子才行。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一柄开刃的宝剑,参考海瑞的事迹,需要的是一身铁骨。这副铁骨需要是最耐寒的骨头,纵使家贫如洗,也要清清白白;这副铁骨需要的是最耐火的骨头,即使位高权重,也要端端正正;这副铁骨还需要的是耐高压的骨头,不论是小蝇巨虎,都无所畏惧。我们的基因里面都有对“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向往的基因,但一个大丈夫的骨骼必须是上面提到的顶配铁骨才可以,一柄神剑只有只有这样的大丈夫才能配得上。
书里面的那柄剑是海瑞,对,就是那个穷的买不起肉的海瑞,就是那个坚持正义的海瑞,就是那个敢于上天下第一疏的海瑞。嘉靖皇帝最后称他是一柄神剑,也的确在书中他如同闪电,总是从最黑暗的云层中直喇喇地刺出光明;他就如同惊雷,能够从最愁闷的阴郁中轰隆隆地发出声音。
海瑞有他的历史局限性,他总是君父,圣上,纵使他已经是当时最锋利的宝剑,但是他还是只能寄希望于君父的觉悟来保护他最珍惜的百姓。但又不能否认,在那个时代里面,他有着最硬的脊梁,最宽的胸怀,最纯的心灵。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