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读后感1500字
我是创业者,我在北京,我租房,我要经营团队,我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这么多的因素放在一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没有安全感可言的,可是我过得很好,我的事业、家庭、健康都能给我带来快乐,没有安全感又怎样,可能让我活得更像自己。
很喜欢古典老师取的这个书名,拆掉思维里的墙,我们的思维里面为什么会有墙,我想这个跟我们的家庭、教育和阅历有着极大的关联,像我这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和城里条件优越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墙可能比他们的更厚,因为出身贫寒,对于安全感的渴望可能要超出城里的孩子。对安全感的需求,给我们的思维铸就了一道厚厚的墙。
房子给我们安全感,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们不再寄人篱下。在北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房子,有人拼命挣钱,就为了买一套房子,这样会让他更有安全感,的确,房子能给我们带来归属感,但是前提是不能太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做了房奴之后,你的胆量、你的发展都受到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我没有房子,不是说我不想要房子,只是暂时不想而已,我所处的阶段和家庭背景还支撑不起北京的一套房,为了不影响全家的生活质量,索性就推迟吧,如果因为房子影响了全家的幸福,那这安全感不要也罢。
工作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工作是生活资金的来源。在工作中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充满激情,有的人却很无趣。跟什么人交往到什么程度,我是有判断标准的,一个有趣之人,必是可交往之人,他的身上往往充满着正能量;一个生无可恋的人,就没有深交了必要了,你必然会听到他的各种抱怨,各种不顺,久而久之,他的负能量会给你带来不利。在我自己的团队中,也有有趣之人和无趣之人两个派系,有趣之人往往不受规矩限制,敢作敢当,无趣之人只会说这样做可能不妥、这个事我去做不太合适之类的话。古典老师说得好,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有趣之人,生命就对你感兴趣。我想,无趣之人,或许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安全,不迎接挑战或许能得到短暂的安全感,但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如果因为无趣而不敢接受让自己变得更强的机会,那这安全感不要也罢。
成功能给我们安全感。我们渴望成功,我们往往会效仿他人的成功之路,古典老师说成功学不能学,对,如果那个人只告诉你怎样做能成功,那你趁早就别学了,别人的成功是万千因素叠加的成果,不是他们嘴上描述的那只言片语,成功路上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少不了。我喜欢看人物传记,我更多的会去思考他们经历的失败,各人成功的因素各不相同,但是失败,往往都是相同的原因。为什么那么多人盲目的效仿成功学,我想还是安全感在作祟,以为模仿别人,就能降低自己失败的概率,其实,你该经历的都得经历,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只能让你锦上添花,却很难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关键一步。如果因为跟随成功学而丧失了打拼的勇气,那这安全感不要也罢。
有人明知道那个人不适合自己,却没有勇气寻找新的感情;有的人明明在现在的工作中找不到乐趣,却没有胆量换一份工作;类似的例子很多, 对安全感的依赖,铸就了我们思维里的墙。
所以,要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我们首先需要放下所谓的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又能怎样,或许你更能找到自己。
安全是相对于不安全而言的。回头看看我自己,我没有大家所追求的那种安全感,但我自认为是有趣之人,我每周保持体能训练,每周阅读至少2本书,每个月至少一次带着老婆骑着机车去郊外兜风,每周至少见2位客户。我能将自己、家庭、工作这个三脚架稳住,只要我还健康,我还在努力,家人还陪伴在我身边,这对于我来说,就已经很安全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