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1200字
在读书之前并不了解张纯如,读了之后才熟知作为一个美籍华人能对历史如此热衷写出这么客观而又深沉的历史事件,让国人感到骄傲和欣慰。这也跟她出生家庭有关她的父母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在中国出生,她从小就耳闻闻祥听说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这人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出版和儿子的自闭症让她患有精神疾病,最后导致自杀身亡。想必如果不自杀,是不是还会有更多历史事件曝光被众人熟知呢?
1.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耻辱,一次教训,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不让此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外来入侵。
2.国家应该大量培养科技人才,用于开发高科技,为振兴中华复兴。用科技武器捍卫国家领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人有左轮手枪,有刺刀,有坦克,有先进的飞机和炸弹,而我们呢,只有小米加步枪,手榴弹和落后的飞机。要不然怎么9万军队也打不过5万的日军?科技落后就要挨打。想想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被杀的士兵,强奸的妇女儿童,那些凄惨的场面,撕心裂肺的哭喊,让人痛不欲生。她们该怨谁,恨谁。一个国家的衰弱,国家的子民也跟着受罪,反之一个国家的富强,国家的子民也会感到骄傲。
3.爱国精神每个人民都应该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有高度的爱国精神,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我们看到战乱后的人民有些人当了汉奸帮助敌人残害国人,这是最该谴责的卖国贼,有些富有点的人选择逃跑,留下来的是老人和无处可去的穷人,他们轻信日本人的话贪图小便宜而被杀害,他们任人宰割思想上没有反抗意识,自己都放弃自己了,怎么还指望别人对你好?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别人控制,像李秀英英勇果敢地与日本人做斗争才使的自己得以存活。如果都为自己的命运搏一搏,横竖都是死,大不了一命抵一命也不吃亏,结果会不会有反转呢?正因为大部分人都选择沉默顺从,才使的日军的更加猖狂,变态,这就是敌强我弱的现象。
4.统治者的抛弃,当日军快要进入南京时,蒋介石领导的一部分军官选择逃跑,只留下一名军官自此把守。日军轰炸南京市,这名军官下令也悄悄都撤退了。有的没有来的急通知的都留了下来,还有几十万的平民百姓。蒋介石并没有真正的打仗,当日军还没侵入中国时,国民党正与共产党交战,当日军侵犯中国时,国民党和共产党才商量大成协议暂时和解,一致对外抗日救国,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表面上和解实则并没有太用心,怕消耗兵力,以后抗日胜利了怕没有兵力再与共产党交战,蒋介石存在一点私心的,所以当日军侵入南京市,蒋介石选择弃城逃跑。才使的无辜的平民百姓遭受日军的摧残和蹂躏,难道这与蒋介石没有一点关系吗?关键时刻,人民的救命稻草也没了,生而无望啊!
5.在国家富强,人民复兴的今天,我们也不忘历史,不忘国耻。时刻鞭打我们,快速成长,成为世界强国,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时刻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