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1700字
许三观卖了十一次血。
前几次卖血给自己娶媳妇、给方铁匠还医药费、给林大胖子买补品,平平无奇,放在过去的环境中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农村像阿方和根龙这样经常卖血的也很常见。脑海中最常冒出的词汇就是:粗俗、愚昧、可笑,甚至在他对一乐不公时常常气愤不已,张口闭口何小勇、冷漠待家人十分反感。
但从许三观背着一乐温柔地说要带他吃阳春面开始,他开始变得面目可亲起来,似乎终于能看到这个外表坚硬的男人内心柔软的一面。
自然灾害时期,家里天天喝稀粥,许三观生日当天,妻子把粥做稠了,还放了糖,许把自己多的那碗都给了三个儿子。晚上躺床上,许三观绘声绘色给一家人每人“做”了一碗菜,红烧肉、清蒸鲫鱼、爆炒猪肝。
何小勇遭车祸,许三观劝一乐去给亲爹喊魂,事后许三观用刀划脸滴血认亲,真看得人荡气回肠。许三观表面上的冷漠里,可是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
许三观连着两个月卖血请二乐队长吃饭,十分虚弱,可为了二乐能顺利调回,舍命将那一杯杯酒咬牙强灌下去。
一乐重病送上海,许三观四处借钱,几乎家家都借给他,何小勇的妻子居然借的最多。
他要去的地方是上海,路上要经过林浦、北荡、西塘、百里、通元、松林、大桥、安昌门、靖安、黄店、虎头桥、三环洞、七里堡、黄湾、柳村、长宁、新镇。其中林浦、百里、松林、黄店、七里堡、长宁是县城,他要在这六个地方上岸卖血,他要一路卖着血去上海。
许三观走一路卖血卖一路,大冬天拿碗舀河水一碗一碗往肚子里灌,灌不下去就使劲吃几口盐,咸了渴了再接着灌。
一次次的卖血,许三观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他做的很普通,却也很伟大。普通,可能很多父亲都会这么做,伟大,是因为这每一滴血里面都饱含着爱。但令人痛心的是,他老了,不愁吃穿,终于要为自己卖一次血却卖不了,担心以后再有灾祸自己再也为家里做不了什么而大哭的时候,他用血养大的儿子却嫌他在街上哭丢人。
许三观和许玉兰的爱情也写得很感人。
有几个人看到许玉兰坐在凳子上吃饭,就走过来往许玉兰手上的锅里看了看,问许三观:
“你给她吃些什么?”
许三观赶紧把许玉兰手上的锅拿过来给他们看,对他们说:
“你们看,锅里只有米饭,没有菜;你们看清楚了,我没有给她吃菜。”
他们点点头说:“我们看见了,锅里没有菜。”
有一个人问:“你为什么不给她在锅里放些菜?全是米饭,吃起来又淡又没有味道。”
许三观说:“我不能给她吃好的。”
“我要是给她吃好的,”许三观指着许玉兰说,“我就是包庇她了,我让她只吃米饭不吃菜,也是在批斗她……”
许三观和他们说话的时候,许玉兰一直低着头,饭含在嘴里也不敢嚼了,等他们走开去,走远了,许玉兰才重新咀嚼起来。看到四周没有人了,许三观就轻声对她说:
“我把菜藏在米饭下面,现在没有人,你快吃口菜。”
许玉兰用勺子从米饭上面挖下去,看到下面藏了很多肉,许三观为她做了红烧肉,她就往嘴里放了一块红烧肉,低着头继续咀嚼,许三观轻声说:
“这是我偷偷给你做的。儿子们都不知道。”
许玉兰点点头,她又吃了几口米饭,然后她盖上锅盖,对许三观说:
“我不吃了。”
许三观说:“你才吃了一块肉,你把肉都吃了。”
关于爱情与婚姻,周国平有一个论述:
随着婚龄增长,浪漫之情必然会递减,然而,倘若这一结合的质量确实是好的,就会有另一种感情渐渐生长起来。这种新的感情由原来的恋情转化而来,似乎不如恋情那么热烈和迷狂,却有了恋情所不具备的许多因素,最主要的便是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互相的信任感、行为方式上的默契、深切的惦念以及今生今世的命运与共之感——亲情式的爱情。
过去的人们没有自由恋爱这种说法,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痛苦的婚姻居多,但白头偕老更令人艳羡。许玉兰和许三观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甚至对各自的“出轨”两人一直耿耿于怀,可困难的日子玉兰还想着给许过生日,文革期间三个儿子都避而远之,许三观却天天带饭给玉兰,许老了不能卖血站街上大哭儿子嫌丢人玉兰却带他满足心愿吃了三盘猪肝——这算是一种后生出的、亲情式的爱情吧。一路搀扶,不离不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1700字